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 1BANNER 超連結區域 2BANNER 超連結區域 3BANNER 超連結區域 4BANNER 超連結區域 5
:::
李崠山事件
發布日期:2011-03-21  【馬里光DOC(玉峰村)】

尖石鄉李崠山地景

李崠山標高1913公尺,為一等三角點及上有一古堡,其為歷史古戰場,源於於日治時期1910年到1913年, 共有三次隘勇線前進戰役李崠山事件,當時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親自坐鎮兩個月督戰。 

李崠山位居當時原住民族勢力範圍,宜蘭、臺北、桃園、新竹的中心地帶, 泰雅族稱之為Tapong,蕨類之意, 其最高點稱為Rubi,為草地或苔蘚類, 意指植被茂盛人跡罕至之意, 乃大漢溪中上游與油羅溪流域的分水嶺。 李崠山地區乃泰雅族之傳統領域,日治時期的內灣馬里闊丸社、卡澳灣社、後山馬里闊丸社及基那吉社等四大族群。在臺灣總督府的施政中, 李崠山在交通、殖產政策與統治上,都位居中心地位。

藤井志津枝教授在「理蕃」一書中,將早期日治時代的理蕃政策分為四期:一﹑據台初期的綏撫政策 (1896.10~1898.2)。 二 ﹑鎮壓漢人抗日時期的緩和政策(1898-2~1904.6)。三、日俄戰爭時期的圍堵政策行動(1904.6~1906.4)。四﹑佐久間理蕃事業與教化政策(1906.4~1915.5)。

其中以佐久間的五年理蕃計畫 (1910-1915)最為有名,而李崠山事件正當五年計畫的開始,因此它的成敗攸關日本當局往後理蕃的成敗,所以對於李崠山的佔領, 不惜動用大批軍警人力。完整的李崠山事件(1911.8-1913.9),實際上應包括李崠山方面隘勇線前進、馬里闊灣方面隘勇線前進、和基那吉群方面的討伐,因為它們都以李崠山為前進的司令部,其重要性無可言諭。

由理蕃誌稿第一編當中有關新竹地區隘勇線的前進情況可知: 明治三十九年(1906)整修比來隘勇線、五指山方面隘勇線、彩和山及三十八份山方面隘勇線和獅頭山方面隘勇線、十八兒隘勇線前進,明治四十年(1907)擴展馬福社附近隘勇線,明治四十一年(1908)鹿場方面隘勇線前進,明治四十二年(1909)擴張內灣及上坪兩隘勇線,到了明治四十三年(1910)有了七次內灣溪上游的隘勇前進,作奪取李崠山作準備。這些隘勇線前進的同時,對於那些不願歸順或是押收槍枝的原住民,一律採取鎮壓的手段。先從明治四十三年(1910)卡奧灣群下手,然後目標轉向馬里闊灣群、基那群及特別行動對付霞喀羅群,而這幾次的行動也為大正三年(1914)的太魯閣事件作為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