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展開漢堡選單
:::
《耆老說故事》名師匠刻藏於磚瓦間・慈和宮靈跡傳三百年
發布日期:2025-06-27  【苑裡DOC】

林老師講述慈和宮歷史

苑裡 DOC 開設「耆老說故事 — 苑裡媽」課程,邀請深耕地方多年、同時也是《苑裡鎮誌》作者與慈和宮主委的林坤山老師擔任講師。透過老師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與在地資料蒐集,帶領學員深入認識苑裡慈和宮與媽祖信仰文化的深厚脈絡。

 

兩堂課的時間裡,林老師詳細介紹慈和宮的歷史沿革與媽祖信仰的發展過程。他從碑文、書籍、族譜、文獻等多元資料出發,對照人物年代與事件細節,逐一查證比對,讓參與的學員見識到老師對文史資料的嚴謹態度與考據精神。

尋找文史資料

除了歷史脈絡,老師也特別介紹了慈和宮建築的匠師們,包括王錦木匠師與郭文雄建築師,以及彩繪、木雕、石雕、泥塑、剪黏等工藝領域中的諸多名匠。每一筆一畫、每一磚一瓦,皆蘊含師傅們的心血與精湛技藝,讓人對這座庄頭廟宇的美感與細節有了全新的認識。

 

坤山老師也分享了不少關於媽祖的傳奇故事,例如碑文中記載的「香燈媽顯靈」事蹟:「歲辛卯三月,予自廈門隨星崖宋夫子之淡防任,遇颶風飄至惠州,舟人見神燈現於檣端船得泊岸……」媽祖以燈火引領船隻脫離風浪,平安靠岸,其靈驗至今仍傳頌於地方。


還有日治時期至戰後初期,媽祖出巡趕「烏龜仔」(害蟲)的故事:在日治到光復初期,,只要媽祖出巡經過的地區,害蟲就會減少,農民們無不稱奇,也成為地方口耳傳說的神奇故事。

課程合照

 

課程在故事與史料交織的節奏中展開,也在老師溫和幽默的口吻中畫下句點。透過這堂課,不僅讓社區民眾更加認識慈和宮,也重新感受到傳統信仰背後那股溫暖而踏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