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基金會與佳世達明基集團共同規劃 ESG 社區服務,以服務創造體驗,引領集團志工投入環境共好,善用公司一日志工假,走進臺灣土地,透過不同角色,發現豐富生活的自己。
艷陽熱天,《DOC 志工小旅行》號召台北、桃園明基佳世達員工,前往苑裡出水海岸撿拾海廢,志工們合力清理近 226.4 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依循「ICC 國際淨灘行動表」詳細分類,撿拾並且統計數據以監測,回應聯合國 SDGs 14「永續海洋與保育」、SDGs 11「永續城鄉」、SDGs 16「 乾淨水源與衛生」項目內容,真切也實際理解環境守護急切性,展現愛地球的行動力。
烈日當頭揮汗撿海廢 人龍合力清海提垃圾
苑裡出水海岸蔚藍景色迷人,不迷人的是隨「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專案經理陳世佳帶路,垃圾從小變大、變多,越發兇猛闖入眼簾。
爬上堤防登高遠望,遍地隨海浪季風而來的垃圾,因著「突堤效應」堆積難以離去。世佳指向深層的巨量大型垃圾,指示大地志工優先清運。沙灘移動不易,志工以堤防為界分配階段人力,先從深處清運沙中的漁網、輪胎和保麗龍,再遞抬上堤防輕擲至另一方的人龍隊伍,一件接一件努力運出。「我們終於把海灘深處的保麗龍清出來了!協會長期推廣海洋環境活動,多年來仍不見垃圾有減少的情況,真的很難過。」世佳看著清出的滿滿垃圾激動落淚,協會長期淨灘,鄰近海灘垃圾已有改善,但現實情況卻依舊是日日年年的耐力清運戰。
響應公民科學家精神 ICC 國際淨灘行動表貢獻海廢數據
淨灘不只是淨灘,落實「ICC 國際淨灘行動表」回收分類,使淨灘成為一場更有意義的監測垃圾公民運動。「海線一家親」引導眾人將辛苦清運上岸的海廢,一袋袋倒出分類,仔細區分塑膠、玻璃、鐵罐、保麗龍。撿回來的垃圾不分你我,志工自發圍成一圈分工合作,有人負責大項目分類、有人蹲下旋開寶特瓶瓶蓋、剩下的志工將分類再重新裝袋,再交由「海線一家親」的夥伴秤重統計。
寶特瓶組分工最細,倒掉內容液體、拆開塑膠膜、旋開瓶蓋、壓瓶身多道工序,一個寶特瓶回收步驟繁複,志工認真動作也認真面對垃圾反思,垃圾減量確實應該從日常購買選擇做起。
友善飲食傳遞親海人文 海廢創作一添地方風景
餐食走讀社區場域,理解家鄉顧海人的理念。午餐落腳「心雕居」,同為苑裡在地夥伴陳薈茗,秉持「天然健康」、「讓人安心」的原則,將兒時故居再造,成為推廣永續飲食的友善據點。「心雕居」保留苑裡特色親海飲食「鯊魚肉」,搭配在地的蔬果如洋菇、南瓜,用食物傳達在地居民緊密連結與文化價值。海線一家親在「心雕居」不遠處劃出一塊地,以「土埆涼亭」為基地,輔導農民友善耕作,將好食的觀念向外擴散居民,創造的食農社區場域。
「先行動淨灘、再傳授海洋環境教育、最後帶著保護海洋的心意 DIY 創作」苑裡海線一家親用行動帶動改變,引導志工彩繪廢棄浮球,藉由從藝術創造看海廢,思考表現海洋傳達的訊息,最後將作品投入裝置藝術「海廢魚」,使淨灘心得成為苑裡的一片風景。
最喜歡的淨灘回憶 環保永續種子萌芽
結束一日勞作,志工們對於環境與海岸的感受深刻。
志工鴻鈞提到:「第一次擔任志工投入淨灘,岸上的垃圾量比想像中多很多,決定從今以後開始在生活中執行垃圾減量。」
擁有多年淨灘經驗的美如表示:「大家在烈日下接力合作,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淨灘回憶,很感動公司提供志工假的機會讓我們為土地盡心力。」
永續風管許惟瑞經理分享:「童年在海岸度過,對於海洋有深刻的情感,很開心有一群夥伴默默在關心環境議題,期許未來能多多舉辦淨灘相關活動。」
「海線一家親」世佳回饋:「感謝大家前來苑裡,協會舉辦淨灘活動四年多來,第一次看到團隊同心協力以人龍攜出 136 顆大型保麗龍,成果超乎想像。今天的體驗對各位是一個起頭,希望大家未來多多參與公共事務。」看著黑板上呈現的撿拾紀錄,大家心裡擁著滿滿的成就與感動,大地志工不但帶走海洋垃圾,也帶著環保意識,讓永續種子在生活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