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 1BANNER 超連結區域 2BANNER 超連結區域 3BANNER 超連結區域 4BANNER 超連結區域 5
:::
[輔導心得]看見聽見 泰安原鄉味
發布日期:2018-06-05  【明基友達基金會】

 

新竹縣、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 ─ 明基友達基金會

輔導員 / 蘇宗文

 

  竹苗輔導團隊延續《天空我的家 ─ 看見竹苗》空拍學習課程,泰安DOC開設「天空我的家 ─ 看見泰安」,嘗試以不同視野角度及在地人物訪談,看見泰安的新面貌。

 

  其中以泰雅紋面的記錄印象最為深刻,「紋面」是泰雅族非常富有傳統意義的習俗,如今這項習俗,有如消逝的臉譜,只能留在泰雅族人的記憶當中,透過泰雅族人,也是在地泰雅文史工作者劉仁祥老師,解說泰雅紋面的意義和消失的原因,一解泰雅紋面的面紗。泰雅紋面當初最主要的目之一,就是做為原住民和漢族的區分;紋面也類似成年禮,紋面的部位,男人是額頭及下巴,女人是兩側臉夾及額頭,族人紋面後,表示男人可以娶,有能力養家活口,女人可以嫁了,能夠照顧家人。然而紋面習俗的消失,主要是當初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了便於管理,不要有原住民和漢人的分別而禁止。

 

  劉老師四十年的紋面記錄,現今泰安只剩一位紋面耆老,最懷念就是做夢會夢到和長者們一起喝酒,記得有一次要拍攝記錄一位長者Yaky,不曉得忘了帶底片,還是什麼,反正就和Yaky培養好關係,喝酒聊天,結果一大早醒來,自己睡在床上,Yaky是睡在地板,當時怪不好意思,現在回想起來,很慶幸有拍攝那些耆老的面貌和文字記錄他們的點滴。

 

  紋面文化彷彿是泰雅人古老的印記,隨著時間流逝,泰雅紋面如同消失的雲彩,時至今日幾乎已走入歷史,紋面代表著泰雅族不可抹滅的榮譽和使命,透過劉老師的講述,更清楚認識泰雅紋面的意義,從消逝的泰雅臉譜中,留下他們的記錄。

  如果紋面是泰雅族比較沉重的歷史,那口簧琴就是泰雅族活耀的表徵,由國寶級口簧琴達人多乃老師,親自介紹口簧琴對泰雅族人的重要性,一窺泰雅傳統口簧琴的魅力。口簧琴是泰雅族特有樂器,具有人與人之間交談傳話、舞蹈伴奏、男女訴情、語意傳遞、祝福思念等,一般在出草、狩獵、喪事期間禁止使用,口簧琴對於泰雅族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有著許多深刻文化義含及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結晶。

 

  泰雅族人使用口簧琴有單簧、雙簧、三簧、四簧等,早期是竹片一體成型,多乃老師進行改良,採用銅簧片製作,讓聲音比傳統竹簧能夠發出較大的聲響,藉由振動發出聲音,加上口吹、吸氣的技巧增加聲音的變化。現場聽多乃老師演奏,能夠感受到口簧琴美妙的音聲,彷彿是一趟時光之旅,令人沉靜在泰雅文化的底蘊之中,久久不能忘懷。

  記錄泰安,也要介紹一下清安老街,來到泰安的第一個景點,老街並不長,呈現Y字型的街道,在老街到處可見歲月痕跡,古樸的招牌、古早味的柑仔店、舊式建築,交織老街成長的軌跡,臭豆腐是老街一大特色,到老街不品嘗臭豆腐,就好像沒來過清安老街,清安老街除了知名的臭豆腐外,老街上有一間郵局,只有一位郵務人員,因此當地民眾給它有一個有趣名稱叫「一人郵局」,另外還有「二人銀行」和「三人診所」,為老街增添不少趣聞。

 

  「天空我的家 ─ 看見泰安」從地方產業、人文地景,認識不一樣的泰安,透過空景拍攝及多位泰雅族人述說,關於泰雅文化的史跡和改變,近距離接觸泰雅文化,深刻了解泰雅族人的點滴,每次來到泰安,都是一次文化的饗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