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 1BANNER 超連結區域 2BANNER 超連結區域 3BANNER 超連結區域 4BANNER 超連結區域 5
:::
吳濁流故居
發布日期:2016-08-12  【新埔DOC】

新埔著名景點吳濁流故居風景。

吳濁流,本名吳建田,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里大茅埔客家人。

 

生於1990年新埔,卒於1976年,享年77歲。幼時充分受祖父吳芳信漢學薰陶;父親吳秀源為日治時代漢醫師;母親朱滿妹養育子女有術,奠定吳濁流深厚的基礎。1916年新埔公學校畢業,考上台灣總督府台北師範學校。


吳氏原為公學校教師,嘗從事漢詩寫作,37歲時,偶然受女同事刺激,始作小說〈水月〉發表於《台灣新文學》,接著又以〈泥沼中的金鯉魚〉獲獎,開啟他小說寫作的興趣。 

 

他在戰爭時期冒險完成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原名《胡太明》),就是記錄台灣人在戰前最深刻的中國經驗和最深層的命運探討。「亞洲的孤兒」一詞則生動地刻劃了台灣人的處境。吳濁流作為小說家的特質和風格,幾乎在這部作品裡已十分穩定。 

 

在戰後台灣的風暴年代,吳濁流身在受創最劇、最敏感、最前線的新聞界,當然對白色恐怖統治的威力,一定深有體認,但他同時也是台灣社會近現代化遞變中從未缺席的一員,這可能是他對提昇台灣文化、推展台灣文學運動的熾熱心志和使命感,超越他的白色恐懼,使他卯足勇氣創辦了影響戰後台灣文學發展最深遠的一份本土文學雜誌──《台灣文藝》。 

 

吳濁流直到去世時,仍然以日文為主要創作工具,他辛苦創辦《台灣文藝》,完全是站在推展台灣文學的立場。他一生寫了三千首以上的漢詩,但他並不固執己見,從善如流改設「新詩獎」,不論是辦雜誌或設獎,在那白色恐怖籠罩的時代,都是為台灣文學的生存而做的戰鬥行為,都是為台灣文學存續所做的重大貢獻。除文學創作外,吳濁流還創辦「台灣文藝」雜誌〈1964〉,設立台灣文學獎〈1965〉、吳濁流文學獎〈1969〉,獎勵後進,不遺餘力。

 

吳濁流故居,位於新埔大茅埔地區的「至德堂」,是一座注重倫理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建築,規模為一堂多橫屋建築,現今部分伙房屋改為水泥建築,但還聚居著吳家子孫們。吳濁流在此度過年輕的歲月,也為吳家的發展做出許多貢獻。至德堂為吳家公廳,目前保存完整,對吳濁流家族具有重要的意義。故於2009年登錄為新竹縣歷史建築,這也是新竹縣唯一不冠地名的歷史建築,委員們認為吳濁流的重要性是屬於全台的,所以決議不加新埔二字。 

 

正堂的中間軸線,引導整個空間的配置,此處正堂內供奉祖先及尋求神寄託之所,也是建築正身的中央的位置,又稱為「公廳」。正堂中央置神桌及神龕,外側還裝飾著神龕花,又稱「花罩」,花罩呈現螭虎透雕,花罩外框書以「綱常千古事孝父忠君近接延陵世第」、「和氣一堂春國恩家慶遠承至德芳名」、上橫楣則繪以八仙(祝壽),橫楣上則懸掛由吳濁流父親吳秀源所題之「望重蠻邦」匾額等,無論對聯、彩繪或匾額,無不希望透過此祭祀空間,教導吳氏後代客家子孫「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等,除了具備吉祥、風雅等象徵,也體會文字的價值性,更要敬重儒家思想的文明與聖賢。

 

正身中央三間特別高聳,在過去重修時,其部分結構改為混凝土造,屋頂亦為水泥作。以石砌作為基腳,斗子砌法為牆,門匾石材雕刻「至德堂」三字,以彰顯吳氏延陵世系的家族源流。至德堂以正身採「五間見光」的格局,除了中央正身三間外,其連接的兩側橫屋,再各退半間,讓第四、五間可以採光,以改善故居內的亮度與流通。屋身構造採「火庫起」作法;屋頂是「硬山式」,最常見的兩波頂;屋脊是「燕尾式」,正脊成曲線向上揚起而尾端分叉成為二支,呈現堅挺傲然的氣勢。故居裝飾的元素可以分為石雕、木雕、彩繪、泥塑和剪黏等畫龍點睛的教化與吉慶祥瑞圖案。

 

目前吳濁流故居正進行整修,除了紀念吳濁流對台灣文學的貢獻,也保存早期地方,客家生活的空間文化。未來更希望成立「吳濁流紀念館」,為台灣的文學歷程,留下重要的見證。  
 


故居所在地是大茅埔,環境非常優美,廣大的田圓,小徑,伯公、樹林,都是吳濁流小說創作的來源,整體環境亦具有文化景觀之價值。此外,空戰英雄吳載熙也是吳家人,文化內涵極為豐厚。 

 

創建年代:約1840年
地址:新竹縣新埔鎮巨埔里五鄰大茅埔十號
展況:開放,參觀請先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