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電光米,還是電光咖啡,都值得你細細品嘗。」
熱愛著自己家鄉與土地的黃瀚,早早就立定志向要成為一名快樂農夫,大學畢業後就回鄉務農,稻米採友善農耕方式栽種、無毒栽培。為了實踐有機農法,親自幫鄰田除草,減少農藥使用,保持區域有機的標準,雖然辛苦,但對於產品、環境及消費者都是一種保障。讓種出來的每一粒米都碩大飽滿、晶瑩剔透,軟Q香甜又美味,也讓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種植水稻之餘,黃瀚老闆還成為一名社區導覽員,透過導覽解說,帶領遊客認識電光社區的同時,他也更深入看見家鄉迷人的人文地景產。其中,他發現在日據時代,電光里是非常重要的咖啡產區之一,雖然因為戰爭以及市場環境的變遷,大多數的農民都轉作水稻,但直到現今仍有一部份的部落長者種植著咖啡,只是苦於缺乏曝光管道,讓他決定從一位稻農,跨入咖啡烘焙領域,成為一名咖啡烘焙師。
電光社區的地理位置,正好相鄰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因此陽光的照射不會過量,對只適合半日照的咖啡樹來說,完全是讀天獨厚的條件,加上優質的水土,與自然共生,這裡栽種出來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品質風味有獨特的堅果調性。黃瀚老闆跟部落的長輩合作,收購蜜處理的咖啡生豆,考量到低海拔的咖啡豆質地較軟,他選擇利用直火烘焙,充分發揮梅納反應,讓沖泡出來的每杯咖啡滑順、香醇又帶著絲絲甘甜,也讓社區街道,縈繞著濃郁咖啡香。
相當重視環境永續的黃瀚老闆,不僅以行動落實有機種植水稻,提供安心的稻米給大眾,他還購買碳權抵換,讓電光咖啡成為全臺灣第一個「零碳咖啡」產品,朝著永續農業的目標持續邁進。很多消費者其實會想知道,一杯好咖啡如何而來,因此黃瀚老闆推出手網烘咖啡豆的體驗,讓客人從過程中了解咖啡烘焙的每個環節,也透過現場手沖,帶大家品嘗東部咖啡的風味,提高他們的接受度,進而引發消費者的興趣並購買。
黃瀚老闆除了積極參與市集展售,宣傳品牌,讓跨縣市的民眾認識優質的電光米和電光咖啡,也懂得善用數位來自我行銷。因為熟悉社區,所以認識關山數位機會中心的他,會在農務閒暇之餘,參與課程來提升自己的數位能力。「修圖行銷」,讓他學到善用手機進行攝影,用鏡頭記錄部落的街景和文化,以及產品照片,再運用內建的APP進行後製,產出一張張吸睛照片,透過社群粉專曝光,不只有管道可以接受消費者的訂單,也培養出許多死忠顧客。
日出禾作的精神,就是生產優質純淨,以及自己喜愛吃的農產品給大家,在消費者購買的同時,不僅可以吃到安心健康的農產品,也等於是認同支持這樣的一個理念,一起為這個環境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