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頁 共14頁下一頁 》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 環境教育
1913年興建完成的嘉義製材所,在阿里山林業開發中扮演木材集散及加工地重要角色,第一代嘉義製材工場1941年地震損毀,1942年於基地東北方興建了大跨距木構造製材工場。從1914年開始發展林產業,1963年停止伐木後,轉型發展觀光、保育,直...(詳細內容)
時數:0.5 小時
講師: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 環境教育
建築的木料工程分為大木作和小木作兩大類,凡與建築整體木框架構有關的構件的規格,工料、歸入大木作範圍;包括傳統廟宇、宗祠、農村民厝等,臺灣充滿著大木作的古典美,藉此影片讓大眾了解傳統技藝的魅力與亟需被保存的險境。...(詳細內容)
時數:0.5 小時
講師: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 環境教育
台灣傳統彩繪多用於建築裝飾,其中又以廟宇居多;類型分成北式、蘇式、南式彩繪。寺廟彩繪內容多為門神、壁畫、人物帶騎、福祿壽喜吉祥文字、忠孝節義、小說典故等民間習俗的儒家傳統道德為內容。...(詳細內容)
時數:0.5 小時
講師: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 環境教育
這棟位在七星山熔岩臺地上的中興賓館,興建於1969年,為蔣中正總統最後一座行館。直至蔣總統逝世,於1979年將國史(蔣中正總統檔案)及中國國民黨黨史檔案集中存放於此,而改名為 「陽明書屋」。 1995年之後,國史與黨史檔案陸續移出,1997...(詳細內容)
時數:0.5 小時
講師:
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 — 環境教育
外來種沙氏變色蜥在臺灣幾處繁衍成群,最近監測資料顯示,花蓮七星潭一帶平均1公頃約4500隻沙蜥,可能讓當地生態系單調化。學者指出,保護原始棲地,才是杜絕外來種的根本之道。...(詳細內容)
時數:0.5 小時
講師:
《 上一頁 共14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