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展開漢堡選單
:::
DOC健康小學堂7月號 「青年長時間停留騎樓就熱中暑 專家教你「涼、補、心」三招防炎夏熱傷害」
發布日期:2025-07-03  人氣:72  【龍崎DOC】

掌握「涼、補、心」三字訣:保持涼爽、適時補水、提高警覺,才能平安度夏,遠離熱傷害。

著氣溫不斷攀升,熱傷害案例明顯增加,台灣氣候高溫又潮濕,在氣溫與濕度持續攀升的環境下,熱傷害風險也隨之上升。

國民健康署提醒幼兒、長者、戶外工作者及慢性病患者皆屬高風險族群民眾,掌握「涼、補、心」三字訣:保持涼爽、適時補水、提高警覺,才能平安度夏,遠離熱傷害。

保持「涼」爽:
穿著寬鬆、涼爽的淺色衣服,在室內適時開啟電扇及窗戶達到空氣流通,開啟冷氣時,建議溫度設定在26-28度,外出時佩戴遮陽帽、陽傘及涼感巾等物品。 

「補」充水分:
別等到口渴才喝水,那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日常生活中若出現尿量減少、尿液顏色變深、口乾舌燥、疲倦等情形,都是身體提醒補水的訊號,建議提高警覺「心」。
隨時留意中央氣象署發布的高溫警訊,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的炎熱時段外出,若需外出應選擇陰涼處並攜帶水壺、防曬等設備,若體溫持續上升、呼吸困難或意識持續不清時,請立即就醫或協助撥打119,以確保安全。
更多資訊: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