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 1BANNER 超連結區域 2BANNER 超連結區域 3BANNER 超連結區域 4BANNER 超連結區域 5
:::
111年第5集-NFT
發布日期:2022-01-31  人氣:269

We Are What We Eat八位共創者透過料理、舞蹈和虛擬實境VR交互體驗,共同「完成」NFT藝術創作。

本集邀請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互動學系的系主任曹筱玥教授,為我們介紹「可以吃的NFT」,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We are what we eat創作者之夜,是110年的9月份黃心健教授受邀請參加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並擔任台北福爾摩沙花園線上會展的策展人。黃心健教授以「島嶼壯遊」作為主題,號召了台灣優秀的導演、藝術家和製作團隊,規劃了五大展區,其中有個叫作「We are what we eat NFT」是從奧地利策展食壤計畫延伸的作品,從線上藝術節,實際融入民眾的生活當中。

本集邀請到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設計互動學系的系主任曹筱玥教授,為我們介紹「可以吃的NFT」

NFT其實是叫Non-fungible Token,它的翻譯是「非同質化的代幣」,用比較白話的方式,就是必須要先在虛擬貨幣的網路上先開戶,目前是用乙太幣做交易居多,擁有乙太幣以後,能透過藝術開賣的方式去標價,就跟藝術開賣的邏輯一樣,但是是透過虛擬幣的方式。

NFT其實是叫Non-fungible Token,它的翻譯是「非同質化的代幣」

NFT智能合約的方式有點像抽版稅的概念,原創者今天創作了一件作品,如果原創者賣給他人,他人又再賣給下一個買家的話,他人和原創者本身都可以抽到相關的版稅,因為它的智能合約在整個區塊鏈的平台上是透明公開的。有別於藝術品交易的市場,原創者只能賣一次,後面就是收藏家和買家的交易。透過NFT和區塊鏈的操作,讓整個收藏的機制非常公開透明。

---

完整節目內容(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https://reurl.cc/mGGb11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irbeStars/
部落繁星YouTube連結:https://reurl.cc/Y995Al
廣播節目播出時間:
臺東分臺周五21:30-22:00
花蓮分臺週六18:00-18:30

選擇頻道:
臺東分臺:FM100.5
花蓮分臺:FM103.7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檔案格式
MP3FILE111年第5集-NFT 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