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地方數位學習,帶動社區數位資訊能力提升,苗栗縣政府教育處與明基基金會合作輔導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期望透過數位機會中心的設置打造社區數位共享環境、增進民眾數位應用能力,進而推動在地特色數位行銷,打造偏鄉民眾數位應用亮點。
通霄數位機會中心(簡稱通霄DOC)成立以來,積極結合地方特色,開設竹苗有聲故事、家鄉植物探索、PeoPo公民新聞等有趣的數位課程,邀請民眾一起來學習,運用數位,讓自己的生活更豐富有趣。
日前,通霄DOC「數位攝影—通霄淺山原生植物誌」課程由講師王竹君老師帶領通霄DOC學員走進通霄新埔的自然環境中,認識濱海丘陵的在地植物,並實際練習微距拍攝,體驗從觀察到構圖、從理解到創造的學習歷程。
外拍行程第一站來到新埔國小的「受脅植物保種園」,由深耕地方生態教育多年的劉國政主任親自導覽,介紹園中栽植的受脅植物,並說明新埔一帶獨特的濱海丘陵地形與生態特徵。DOC學員們也在竹君老師的帶領下,用手機鏡頭記錄光影下植物細緻的葉脈紋理與花朵形貌,帶出觀看時的新角度與視野。
竹君老師也趁機講解如何以2倍鏡頭模擬微距功能,讓手機也能拍出極小植物的細節。並提醒學員對焦、放大檢查的重要性,確認畫面是否清楚,也提醒大家微距拍攝對焦的重要性,鼓勵學員從不同角度取景,拍出植物的故事感與個性。
接著學員們登上海風吹拂的山坡嶺頂,沿路的植物生態豐富,光影與景色是極佳的攝影場域,大家紛紛選擇最能表現植物特色的葉片或花苞作為主角,即使是學員口中的「平凡小花」,在經過對焦與構圖技巧的應用後,也煥發出動人的氣質。
竹君老師也趁機講解如何以2倍鏡頭模擬微距功能,讓手機也能拍出極小植物的細節。並提醒學員對焦、放大檢查的重要性,確認畫面是否清楚,也提醒大家微距拍攝對焦的重要性,鼓勵學員從不同角度取景,拍出植物的故事感與個性。
接著學員們登上海風吹拂的山坡嶺頂,沿路的植物生態豐富,光影與景色是極佳的攝影場域,大家紛紛選擇最能表現植物特色的葉片或花苞作為主角,即使是學員口中的「平凡小花」,在經過對焦與構圖技巧的應用後,也煥發出動人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