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 1BANNER 超連結區域 2BANNER 超連結區域 3BANNER 超連結區域 4BANNER 超連結區域 5
:::
[課程內容]牛欄河畔——刊物編輯製作(I)
上課日期:110/03/30
縣市:新竹縣
開課單位:財團法人明基文教基金會-關西DOC
上課地點:關西DOC
主題企劃
採訪撰寫
內容編輯
[上課照片]

課程的地點位在中山東路的鹿江書屋,一樓的空間以提供書籍給孩子們閱讀為主,二樓則為共學空間。三月底的星期二晚上,想說說關西的人們來到鹿江,參與為期三週的刊物編輯課程。

 

〔企劃是一本雜誌的根〕

婉萍老師從自身的工作經驗與文化參與出發,分享活動或是刊物轉型的案例。例如屬於政府宣傳刊物的「我們結婚吧」,透過田野調查進入刊登者生活的細節,並透過視覺意象的調整,製作具有設計感的書冊。而調整的方式則是根源於製作小組對於企劃命題的討論。他們為這個專題找到「陪伴」作為核心,以此發展關於幸福的典範。

在設計的思考上,又以良田美池的中秋禮盒作為例子。為了配合現今家庭組成以二到四人的小家庭為主,過往成箱的文旦難以負荷進而減低購買的慾望。良田美池配合家庭組成的趨勢,將其包裝精緻化,少量的文旦配上茶葉,除了減低收禮者的負擔,更提供一種品嘗的方案。

透過案例的說明希望同學進而思考,當自己在發行刊物的時候,它的重心應該擺在甚麼地方。

老師拿著雜誌對同學進行講解

〔如何製作一本刊物〕

課堂上,婉萍老師除了帶來各式地方刊物,例如《一本大溪》、《貢丸湯》、《地方誌》、《屏東本事》、《桃園誌》、《漾台中》等。延續刊物企劃的討論, 婉萍老師以5個W和1個H協助同學聚焦一本刊物的初心。並將刊物的規畫分為「封面設計」、「主題企劃」、「內容架構」、「視覺風格」、「資訊呈現形式」、「文筆風格」六個面向來思考一本刊物的規劃。

課堂上,以《一本大溪》與《屏東本事》為例,拆解這兩本地方刊物在編輯上的思考:風格與對象。以刊物的提名為例,同樣是工藝的主題《一本大溪》的標題具體而明確地寫道「訂製家具的裝飾工藝」,而《屏東本事》的標題則用相對主觀的標題「就是欠修理」來表示。透過刊物在大綱的命名與下標幫助同學揣摩自己要製作的刊物應該要往那一種風格發展。

一位同學正在翻閱老師帶來的雜誌

〔關西動動腦〕

課堂上,將堂學員分為兩組,以關西為核心進行心智圖的討論。

小組中的成員多半都是土生土長的關西人,其中一組的成員憑藉著年輕時候對於平安戲的參與,希望能製作十月半的平安戲專題,來介紹關西地區的平安戲。也因全關西平安辦理的時間會有先後的差異,製作方向會往介紹關西平安戲飲食、文化、慶典等的方向作為發展。另一組則是發展出關西老樹的主題。關西是全台灣擁有最多老樹的一個地區。以「樹」為主題出發,延伸出各種與樹相關的題材,例如樹醫生、音樂會、老樹地圖等等。希望在老樹的基礎上,發展一些以樹為核心的故事。

 

〔組織一本刊物的紋理〕

接續同學討論出來的主題,婉萍老師請同學們參考已經發行的刊物,試圖將心智圖發展出來的內容分類,整理成一本刊物可持續發行的架構。並針對這次發展好的主題進行分工,由小組成員自己籌組編輯部,分別擔任總編輯、記者/文字編輯、美術編輯、攝影編輯、行銷宣傳等職務。並交由同學於課後蒐集資料、製作刊物所需的素材。

同時,因為同學的刊物取向上,都有人物採訪的期待,婉萍老師也針對這個部分做了提醒,內容含括訪談的基本準備到執行的細節。例如訪綱的準備與事前的資料蒐集,進一步,在採訪過程中錄音設備的善用以及文字與畫面的相互配合。建議同學兩兩一組,一人主訪,一人拍攝,比較能取得人物表情與文字能相互搭配的照片。

一群人用彩色筆在紙上寫下各種關於牛欄河畔的主題

〔為刊物扮裝〕

呈現一直都是刊物的重要命題,也是開發陌生讀者的重要橋樑之一。以同學們製作的刊物大綱為底,讓同學們討論「十月半平安戲」與「老樹」的視覺風格。並使用線上設計與發行的網頁Canva讓同學嘗試透過既有的版型,推敲雜誌可能發展的風格、排版模式,藉以互相溝通對於這本雜誌的美學想像。

 

課後,同學仍熱烈討論這本尚未發行的雜誌,透過課堂的學習,對於一本雜誌的模樣,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一群人拿著兩張畫好心智圖的紙張很開心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