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BANNER 超連結區域3BANNER 超連結區域4
:::
大暑第二梯收穫石墻百年紅棗 公館紅棗採收勞作《DOC 志工小旅行 No.5》
發布日期:2018-08-03

大暑第二梯的公館紅棗採收勞作,大合照紀念

 

七月大暑過後,紅棗紛紛熟透,《DOC 志工小旅行》再次邀請台北、桃園、新竹、台中的明基友達集團公司志工,拜訪台灣紅棗的發源地──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擔任一日棗工協助搶收紅棗。不畏炎夏,深入天然農園,閃避棗樹密刺,細心選摘帶有日曬褐紅斑的鮮棗。勞作後,地方媽媽傳藝紅棗口味的創意紅粄 DIY,以客家米食的「粄」點心感謝志工朋友,分享馨甜的好滋味。夕陽金燦、微風沁涼,在石墻的人文故事中,我們走進二百年的歲月風華,透過行走與流汗,更加珍惜這片小地方的溫暖風景與人事物。

 


台灣紅棗的故鄉 代代相傳的百年好食栽

 

譽為「紅棗村」的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是台灣紅棗的故鄉。1875 年,村民陳煥南種下了朋友從廣東潮安攜贈兩株種苗,水土極宜就此落地生根,代代繁衍,此地優育品質的「煥南種」紅棗,即摘即食,果實小而結實、顏色明亮,香味自然,成為老饕的最愛。

 

來自大雪山冰融的甘甜水質、獨特的土壤成分,以及後龍溪谷吹拂的冷風,降低果蠅為害,極適合無毒自然農法。棗農說,紅棗就像自己的家人,繞屋而生、世代陪伴,因此拒絕使用化肥、除草劑、除蟲藥。

 

石墻紅棗產量稀少、無毒栽植、手工採收,早期不敵廉價的大陸棗削價競爭,透過明基友達基金會及公館數位機會中心的合作,協助棗農打響石墻品牌,將台灣安全健康的紅棗行銷各地,口碑熱烈。

 


親近純淨田園 避刺選摘純淨生鮮棗


避開正午酷暑,志工們午後採棗,前往劉東明、劉建發、邱德真、邱新和、張永朋、吳文欽的紅棗園。

棗園與農戶家緊連,紅棗也是石墻人生活的一部分,生機蓬勃的自然環境,帶著舒壓放鬆的力量。志工走入純淨的田園,仔細聆聽棗農的解說,親身認識了獨特的台灣棗,學著撥散枝葉、避開尖刺、確認棗果硬度、外型與色澤,再特別挑選帶有日曬褐紅斑的果實,兩手開弓,扶枝輕轉蒂頭摘下,每一顆都飽含用心、粒粒皆辛苦。

 

志工初見紅棗樹覺得很驚喜,以為像花生一樣,原來是長在樹上,一顆顆漂亮得就像紅寶石。看得見的生長過程更安心,棗農分享品嚐,即摘即食,甜脆扎實,更勝於市面上鬆散的口感。

 

整樹棗果熟成狀況不一,必須仰賴人工反覆巡園,極耗時費工。今年豐收棗果價格跌落,加上人工成本高昂,來不及採收的果實,只能熟透落地。棗農感謝集團志工遠道而來、鼎力相助,替善耕棗鄉盡一份心力。

紅棗採收勞作畫面與手作紅龜粿DIY

 

客家創意米食 DIY 紅棗口味客家紅粄

 

石墻村仍保有傳統客家聚落的飲食文化,「粄」更是客家米食獨特好味。既耐飽易保存,又適合攜外工作食用,每年逢年過節,村民手製各式「粄」點心,用來敬神祭祖保平安,招待親友分享喜悅。

 

石墻社區媽媽以客家米食的「粄」點心饗宴志工朋友,傳藝紅棗口味的創意紅粄 DIY,分享甜蜜的好滋味。選用天然菾菜根染色、在來米麵團及紅棗泥餡,親手壓入象徵富貴有餘的魚板、長壽吉祥的龜板,獨一無二的客家甜點就大功告成了。

 


夕陽散步 穿梭石墻百年巷弄 

 

夕陽金燦、微風沁涼,透過石墻社區邱新和、劉錦輝故事領路,我們走進二百年的歲月風華。

 

從北柵門牌樓起走,認識了地震紀念碑、關帝廟「揆一樓」、洗衫坑、石母祠、曲巷陶藝、石墻遺址,沿途紅磚古厝、水田映山。水文與生活相連,百
的穿龍水圳來自大雪山的冰融雪水,終年滋養,清澈甘甜,石墻村因此物產豐隆,稻米、紅棗、芋頭品質絕佳。

 

石墻村舊稱「石圍墻」,自清末 1817 年建庄已兩百年,最初遍地荊棘亂石,又處於原住民衝突頻繁之地,石墻先民為了守衛家園,築石為牆,創築長兩公里高七尺的石砌圍墻,成為安居立命的堡壘。早年石墻墾荒精神,處處體現於生活中,至今仍傳承不忘。

 


收穫感動 珍惜流傳百年的種棗心


志工們圍聚分享,交換一日的勞動及生活心得。志工美珍第一次來到石墻村,謝謝基金會和棗農的熱心,有機會認識罕見的台灣紅棗。志工子毓不捨許多熟透落果,提議可以產學合作,讓鄰近學童,以校外教學協助採收,讓孩子在汗水中認識家鄉特產,回饋心力。

 

越參加越有興趣的志工智鈞,從去年開始跟著基金會的志工活動,學會割稻、採茶、採竹筍、採紅棗,喜歡親切的農村氛圍,回家與長輩分享更有共鳴。

 

志工程如、泳豪第二次帶孩子參與,長大了更能體會勞作的精神意義,孩子滕清閃著汗珠及笑容,大聲說喜歡當農夫採紅棗,還想再來!

 

為了孩子認識鄉村及紅棗,志工吳俊豪將親子教育落實於生活中,鼓勵孩子跳脫框架、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孩子也覺得很新鮮,比在家玩手機還好玩。

 

活動尾聲,石墻社區邱新和總幹事提到紅棗一年一收,產期集中一個月,感謝如及時雨的志工,協助收穫五百多斤,親善大地、貢獻心意。透過行走與流汗,我們更加珍惜這片小地方的溫暖風景與人事物。

 

 

活動電子報:大暑第二梯收穫石墻百年紅棗  公館紅棗採收勞作《DOC 志工小旅行 No.5》

每一組志工到紅棗園幫忙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