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的數位機會中心由福基國小申請,而設置於石墻社區的活動中心,學校與社區對偏鄉數位推廣有著高度的熱忱和理念,在地民眾樂衷學習,更透過行動教室走遍各大村落,縮短數位落差。更多農民學員也致力推廣特產行銷,凝聚豐沛而精采的社區能量,鄉里老小自製微電影、農特產雲端市集、在地文化遺址導覽、黃金小鎮單車步道,以及公館小地方靈魂慢遊,曾榮獲內政部文化產業獎、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及金牌農村銀獎,期許數位與亮點迸發的火光持續添薪,建構在地文化、古蹟、產業、福利、教育的生命共同體。
公館鄉為台灣紅棗唯一生產重鎮,來自全中國最好紅棗苗種繁衍,全台第一株紅棗苗來自石墻陳家,距今百年歷史,石牆紅棗產量與品質居冠。肥沃良田更有「苗栗米倉」美譽,更獲日本天皇欽定為模範「獻穀田」,僅能引在地清澈的姐妹泉水灌溉,更早於清朝即在出磺坑開發了「亞洲第一口油井」,至今開發油氣已有百年歷史。
公館石墻社區是一處典型的客家聚落,追溯「石圍墻」開發,始於清朝嘉慶二十二年(1817),因其複雜困難度,為苗栗盆地最晚拓墾區,當時亂石羅列、雜木叢生、荊棘遍地,原住民經常出沒其間,滋擾衝突,故創築了具有隘之性質的「隘城」石圍墻庄,以及「五庄聯防」的傳統,歷經地震破壞,至今僅餘遺址,與信仰中心「揆一樓」、「石母祠」、「地震紀念碑」等歷史古蹟,由居民共同守護,於地方培植文化導覽能量,當地水圳文化與洗衫坑浣衣空間再造,將客農精神流傳推廣。
公館鄉福基、石墻、福德、開礦地區,居民多賴農耕維生。創校 籌備會便向政府申請設校,於民國31年獲准設立公館國民學校福基分校,57年改為苗栗縣公館鄉福基國民小學。
學校經營目標:學生全方位學習、教師專業化教學、行政有效能服務、社區網絡化資源、家長可信任參與,追求卓越之教育成效與品質;培養德、才兼備的全人。對於推展社區教育有非常高度的熱忱和理念,學校資訊管理、教學能力優異,98年申請設置數位機會中心與石墻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電腦教室設置地點在石墻社區的活動中心,共同合作推廣社區縮短數位落差目標努力。
石墻社區是一處典型的客家聚落,發展歷史可以溯至早期先民開墾前,在四周用石塊疊成圍牆以防原住民侵擾,「石圍墻」因而得名。信仰中心「揆一樓」、歷史悠久的石母祠,以及社區意象牆的設置等等展現社區古蹟維護的成果。
石墻社區四周為紅棗田、稻田與芋頭田所圍繞,紅棗產地主要都是集中在石墻村,孕育出的紅棗品質優良,營養價值高,因此石墻社又有「台灣紅棗故鄉」的美譽。另一特色有發達的水圳系統,協會有感於水圳文化與紅棗文化對石墻村的重要價值,故近年來在產業方面致力於紅棗節相關活動的推動,以及發揚保存水圳文化如浣衣空間再造等都有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