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BANNER 超連結區域3BANNER 超連結區域4
:::
石墻棗人情 公館紅棗採收勞作 《DOC 志工小旅行 No.3》
發布日期:2017-08-10

用空拍機拍下志工採收完的大合照

 

大暑過後,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民開始忙著採收紅棗,《DOC志工小旅行》在期盼中出發,招募來自台北、桃園、新竹的明基友達集團志工,從午後至日落,在人力短缺的收穫季貢獻勞作服務;踏著夕陽餘暉,石墻耆老領路歲月巷弄,認識人文古蹟、常民生活、百年紅棗源流,體會薪火不滅的文化力、以及熱愛家園的客農情。

 

 

公館石墻「棗」起源  善耕全台唯一產地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為二百年歷史的客農聚落,累積豐富的文化故事,村民守護家鄉的熱情,讓績優石墻社區連年獲獎無數。石墻社區發展協會黃文欽理事長熱烈歡迎:「石墻村擁有富饒的水土,盛產優質稻米、芋頭,也是台灣紅棗的發源地,更是唯一盛產地。」台灣紅棗種植第一人為石墻村的陳煥南,1875年,友人從廣東潮安攜贈兩株種苗,相傳源自慈禧太后所尋全中國最好的種苗。

 

邱新和總幹事提到:「石墻村家家戶戶從祖先就開始種紅棗,已經流傳了百年,紅棗樹鄰近家屋,孩子回家就隨手摘來吃,是最天然的糖果。」因此村人都採行無毒善耕,愛護家鄉人與土。

 

 

午後上工  趁著日夕揮汗採果

 

時值七八月,正是紅棗每年盛產的農忙季,也是颱風盛行期。活動前,公館紅棗受颱風影響,加上連日多雨,紅棗顆顆迸裂如「開口笑」,搶收成為農民的夢魘。農民看天吃飯、樂天惜福,棗農林盈鑫說,「我們大概清晨四五點,天一亮就趕快採;中午避日頭後,下午繼續採到天黑。採多少算多少,那也是天公伯給我們的。」

 

志工分組散至詹益葵、劉東明、劉建發、曾鴻文、吳文欽、邱德真、林盈鑫、邱新和、張永朋等棗農果園,午後不畏暑氣,揮汗上工,除了炎熱與刺眼的陽光,紅棗樹特有的尖刺更是一大挑戰。談到採收過程,志工仍心有餘悸:「尖刺藏在枝葉中,不容易防範,只顧著專心採棗,一伸手就被刺得哇哇叫。」更加佩服棗農的刻苦耐勞。

 

深入石墻村的純淨棗園,蟲蟻蜂蝶雞鴨鵝,處處生機蓬勃,如此天然的生態環境,才能孕育出「即摘即食」的健康紅棗。大多志工都是第一次見到紅棗樹,棗農熱心解說,讓志工也收穫農事的智慧,懂得分辨在台灣落地深根繁衍百年的「煥南種」優質紅棗,其紅棗果乾因日照烘乾,果實小而結實、顏色明亮,香味自然。公館紅棗產銷班吳文欽班長:「台灣人現在很有食安意識,不敢買大陸貨,因為都沒有安全檢驗,更黑心的甚至硫化燻蒸又含防腐劑,而我們的都 ND,就是沒有農藥殘留。」

 

夕陽餘暉,拜訪石墻村百年故事

 

走過石墻二百年 文化導覽時光散步

 

晚風徐徐,踏著金燦夕陽,拜訪建村兩百年的石墻故事,勞動後的文史散步帶著愜意的清涼。

 

社區邱新和總幹事、劉錦輝執行長分頭領路,從居民信仰中心「揆一樓」、地震紀念碑、洗衫坑、石母祠、曲巷陶藝、陳家植棗老家、石墻遺址、百年羅漢松,沿途紅磚蜿蜒、棗香芬芳,除了潺潺水圳、水田與老樹伴行,也看見洗滌衣物和玩水的村民,文化與生活緊密融合。自清末1817年開發以來,石墻先民在艱難中創築隘城、守護家園,代代薪火相傳,流傳至今心意不滅。

 

感恩分享 交換一日棗農生活的回饋

 

鄉下的夜晚寧靜如畫,燈火通明的石墻活動中心更顯熱鬧。透過一支銀髮族村民共同製作的微電影,認識了村里重要的學習據點:公館數位機會中心(DOC),由明基友達基金會長期深耕輔導,結合石墻社區與福基國小的共同經營,從數位教育、數位設計、文史典藏、特色行銷,培植出強大的學習能量,讓銀髮族也能學以致用、回饋地方,阿公阿婆的投入,更被譽為「全台最愛學習的DOC」。

 

 

難得的一日棗農體驗,在志工心中也激起不同的漣漪。

 

親子同行,志工黃見財與黃之柔父女難忘農務與文化之旅的感動,「從來沒體驗過,覺得很新奇,棗農也很親切,認識了很不一樣的好地方。」志工李如龍提到:「很多孩子沒機會認識土地,甚至會以為西瓜長在樹上,志工小旅行很適合帶小孩來體驗,從勞動中學習,思考萬物與人類的相處方式。」

 

志工陳耀凱有感而發:「農收很不容易!紅棗又怕水又怕風,一點點傷害就不能收了、一整串可能只有幾顆能用。」志工常慶芬經過這次勞作,體會粒粒皆辛苦,農作物得之不易,「以前挑水果一點傷就不要了,以後會更加愛惜。」

 

志工姚雅芳:「我們才幾小時就汗流浹背,想到農民是每天都這樣的工作,就很佩服,再看到紅棗因風災受損嚴重,很替農人心疼,開始思考我們能為環境做些什麼,多盡自己的微小力量。」

 

棗農劉建發也託工作人員傳達感謝:「這陣子陸陸續續下雨,我自己一個人拼命搶收、跑來跑去,幸好有志工來幫忙!」

 

邱新和總幹事:「紅棗就像是我們的家人,代代陪伴,每家每戶都曬著紅棗。農事雖然辛苦,難免被刺到、摔跤、蜂叮,回家都要還要讓太太挖刺,但很踏實快樂。退休後,回到社區服務,長期努力漸漸也有年輕人回流了,公館DOC對地方幫助很大,真的很感謝基金會10年的深耕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