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市街全景 / 拍攝者:邱萬興提供 / 1928年攝
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間客家移民開墾的基地,當年前客家移民的開墾過程,至今在北埔老街仍可看出些許當年防衛的建築特色。以廣東省惠州府客家移民為主,集合嘉應州府與潮州府客家移民,所共同組成的全台獨特客家開墾聚落。
北埔鄉與旁邊的峨眉鄉、寶山鄉舊稱「大隘」,為平埔族中的道卡斯族的社域,此地到清道光初年仍未被漢人開墾。清道光六年(1826年)淡水廳同知李嗣鄴計畫開墾竹塹城東南山區,便在石碎崙設置隘口、招募民丁駐防,同時命令九芎林莊總理姜秀鑾繼續在南橫崗頂建造隘樓,以縮短番界。但由於設隘墾地成本不小,姜秀鑾便向同知李嗣鄴提出改用募集資金成立墾戶通盤經營的方式。而在提議通過後,由竹塹西門總理林德脩各募十股,以「金廣福聯扮社」為總墾戶之名。林德脩留在竹塹城裡處理衙門公務與會計事務,而姜秀鑾則在現場監督狀況。
道光15年(1835)姜秀鑾率數百人沿「牛路」武裝進入北埔盆地,驅離原住民,據為墾隘的根據地,並設立隘墾總部、設置防禦工事、建置隘寮,作為防禦的前 哨站。墾拓初期,由於原住民強烈抗拒,故以北埔為指揮中樞,分兩路前進:一路進入南埔,越過山區往五指山方向拓展;另一路則向西進入埔尾,沿山攻略中興進 據峨眉。道光18年(1838),南埔、中興、月眉、富興等地先後建立防禦性小集村,成了開墾的中繼站。
在姜秀鑾的率領下,墾民們從竹東進到北埔盆地後便興建了金廣福公館為拓墾基地,之後便向埔尾、月眉(今峨眉)、獅頭坪等地開墾。在此期間,姜秀鑾也在北埔的西、南、北三面種植莿竹為牆,建四座城門。而到咸豐年間時,今北埔、峨眉、寶山三鄉的土地幾乎都已開墾。
客家移民歷經與原住民十數次浴血戰鬥後,在道光29年(1849)原住民受到重創之後,方未再有出擾行動漸告安定,墾民才陸續將婦孺族人由他庄遷入本區。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開始有餘力興學設塾、關心文教;另外,宗教活動也日益蓬勃,墾民有能力改築廟宇,重塑信仰中心慈天宮。慈天宮與金廣福公館鄰近地區,逐漸 形成店鋪街肆。光緒12年(1886)劉銘傳實施「開山撫番」,雖裁撤金廣福之隘務及「番政」,解除其開疆權責,但北埔儼然已經是大隘地區的政治、經濟、 宗教中心。
金廣福的墾務在進入日治時期後宣告解除,但北埔仍然熱鬧不減。此地在當時設有茶葉試驗場,由於所產茶葉大受日本本土歡迎,所以一時工廠林立,直到1964年茶葉大王姜阿新的公司倒閉為止,北埔的茶業才衰落。而除了茶業之外,北埔的繁榮還得利於附近的煤礦,然而在礦藏枯竭後,北埔也跟著衰落。
之後因為原在北埔街上的北埔鄉公所遷到中山路,以及臺三線拓寬等因素,此地幾乎完全失去昔日商業盛況,不過由於客家風味小吃與老街懷舊風潮,使得此地轉為觀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