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龍瑛宗文學在地化
發布日期:2016-06-14

北埔 DOC 經營單位為「北埔國小」,最早由彭煥章校長及段淑琴主任發起計畫,源於學校文史傳統追溯及在地文學家、文史古蹟文化傳承。

 

為使北埔人認識在地文學家龍瑛宗,北埔國小規劃「龍瑛宗文學在地化」計畫,希望學校發展能結合DOC工作之推展與成果。

 

2012年李勝吉老師帶領學童進行「千蝶尋訪龍瑛宗」龍瑛宗文學文本閱讀心得及小說現場場景實地探勘活動。2013年10月李勝吉持續進行相關議題,教務處並培訓在校學生擔任「小小記者」,規劃龍瑛宗家族之訪談。 今年依北埔國小「龍瑛宗文學在地化」活動記錄深度操作,結合輔導團資訊課程規劃,彙整相關操作及當地文史資料,完成「龍瑛宗文學在地化」相關資料數位典藏。輔導團協助製作《北埔龍瑛宗文學手繪地圖》,推廣DOC特色工作成果。 北埔國小眼光遠大,期望由學校、學童開始累積龍瑛宗文學在地素材研究,朝向「龍瑛宗文學館」長期目標前進。

 

今年延續去年「龍瑛宗文學在地化」議題,輔導團協助活動記錄深度操作:

1.協助<龍瑛宗文學在地化>相關資料數位記錄
2.完成龍瑛宗文學手繪地圖>,提供學校老師及地方文史工作者作為文史教材,推廣DOC特色工作成果
3.教育部北埔DOC網站設置「龍瑛宗文學在地化」主題區

2013/10/8   北埔國小龍瑛宗文學歷史場景探訪
2013/12/12 龍瑛宗墓園-劉知甫先生講解龍瑛宗文學及生平,北埔國小「小小記者 」訪問劉知甫先生。
2014/4/21輔導團完成《北埔龍瑛宗文學地圖》手繪及數位版。
2014/5/30輔導團完成《北埔龍瑛宗文學地圖》圖文說明。
2014/6/10輔導團完成《北埔龍瑛宗文學地圖》紙本印製
 

   

龍瑛宗簡介:

 

龍瑛宗(1911年8月25日-1999年9月26日),本名劉榮宗,出生於新竹北埔(1920年改為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今新竹縣北埔鄉),客家人、臺灣著名作家。

 

1918年至彭家祠受啟蒙,但隨後因私塾而遭日警關閉。
1920年,就讀北埔公學校,1925年畢業,升高等科二年制。
1927年,入學臺灣商工學校,1930年4月畢業,即派至臺灣銀行南投支行,1934年調至臺北。1936年與李耐結婚。
1934年,調回台北本行工作。由於任職圖書館的友人劉金狗幫忙,得以借閱大量的世界文學名著。
1937年,憑著師承兩位在台日籍作家的啟蒙與自學的努力,發表以日文寫作的本身處女作-《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獲得日本知名文藝雜誌《改造》的年度小說佳作獎,是為類似獎項得主中少數的台灣作家。
1940年,加入西川滿成立的「台灣文藝家協會」,成為該協會定期發行的《文藝台灣》編輯委員,也成為少數以另類文筆活躍於二戰的台灣作家。另外,他也參加「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在政治立場上,屬於支持響應日本皇民化運動及大東亞共榮圈的臺籍作家。

 

龍瑛宗於戰時辭去銀行工作,專心投入《台灣日日新報》編輯,與張文環、呂赫若、楊逵同為「戰爭期」最重要小說家,戰前發表小說計23篇。在文學表現上,乃以日本教育知識份子的觀點,反映日治末期臺灣人在殖民統治下的衝突、挫敗及哀傷。


戰後,他則仍從事日文新聞撰寫與文章創作。1947年在《中華日報》任職日文版主任。不過由於當時政府逐漸緊縮日文使用空間,10月中華日報日文版即告停刊。無法適應中文書寫的龍瑛宗只得重回金融界,擔任合作金庫的行員。此間創作數量銳減,但仍有數篇日語小說發表,再委由鍾肇政譯作中文。

 

1974年退休。

1980年,龍瑛宗克服語言障礙,終於以中文寫出首篇小說《杜甫在長安》,再度引起文壇注意及肯定。此後大量創作以中文書寫的小說、雜文與評論,其作品多達百餘篇。
1999年,因肺癌病逝於臺北市仁愛醫院。


(資料來源 -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