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於豐裡村中山路與民權街交叉路口,型狀如牌樓之建物為「鳥居」。鳥居為進入日本神社的指標建物,也是神界和人間的劃分-當你踏進鳥居,就代表你已經進入神的世界,所有的行為舉止都必須注意,也不可以亂講話。鳥居建材,一般均為木造型式,臺灣目前所見鳥居,大都為水洗石(水泥),係因考量本島颱風、地震,以及海風侵蝕等因素,而採以水泥材質搭設。
鳥居的由來,依日本「神道教」傳說,係因「天照大神」不喜歡她/祂(天照大神為女神)的兄弟,而找了一個山洞躲起來,並用大石堵住洞口,大地因而沒有了太陽,大家為引誘天照大神出來,因此架設了一座高高的支架,並將所有的公雞,放在架上一起啼叫。天照大神感到好奇,推開大石觀看,此時躲在一旁的相撲力士,趁此機會,合力將堵住洞口的大石,全部搬開,大地光芒才得以重現。「鳥」字在日文單用時,所指的就是「雞」,所以「鳥居」最早所指的意思,其實就是「雞架」。
鳥居目前的型態,基本上可區分為:「神明系鳥居」與「明神系鳥居」,不過最早,均是參考中國寺廟大門改變而來的。「神明系鳥居」,也就是一般我們常見型態(豐田這座即屬此型態),最上簷的一槓,稱作「笠木」,也就像是帶著一頂帽子,第二槓,貫穿二根立柱,所以稱作「貫」,由於早期鳥居均以原木搭設,所以橫槓與立柱,至今仍以「圓型」搭設。而「明神系鳥居」與「神明系鳥居」最大的區別在於「明神系鳥居」的「笠木」:除兩側微微向上翹起,稱做「反增」,且「笠木」下又多了一槓-較短且緊貼著的橫木,稱作「島木」,而在「島木」與「貫」間,則多了一根垂直立架,稱作「額束」;另「明神系鳥居」的「貫」,是直接貫穿二根立柱伸展出去,而且二根立柱,並非採平行垂直方式架設,而是採以由上而下,八字型張開方式架設。豐田地區之「神明系鳥居」,興建於1915年,原有三座,其中二座,民國70年代,遭吊車撞毀,所剩這座,於2010年,也已完成登錄為縣級歷史建築。
通過鳥居至碧蓮寺(原豐田神社),這條筆直的民權街,全長約1公里,移民村時期稱作「參拜道」,據近年參訪日人表示,豐田這條參拜道,要比日本本島各神社參拜道長很多,參拜道看來平坦,不過,如果你由起點騎腳踏車至碧蓮寺,你將發現它的坡度有很大的落差,可見當時日人會選擇於此地興建神社,必有其奧妙之處。參拜道兩旁原立有許多石燈,民國61年中日斷交,居民對日本政府的背離,非常憤怒,加以破壞,以宣洩不滿情緒,目前參拜道兩旁種植社區代表性樹種「麵包樹」與「桂花」(2010年參拜道併同碧蓮寺,登錄公告為縣級之歷史建築遺構)。
「豐田神社鳥居現況照」 「明神與神明鳥居對照圖-引用維基百科網路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