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家鄉聲音地景 — 苑裡我的家
上課日期:113/05/18
縣市:苗栗縣
開課單位:財團法人明基基金會-苑裡DOC
上課地點:DOC教室
地景資料彙整
聲音錄製
音檔素材整理/剪輯
上傳數位平臺
[上課照片]

老師上課中

玲瑜老師帶領我們進入家鄉聲音地景課程的第一堂,我們往往習慣以視覺來代表區域的特色文化,但這種習慣讓我們忽略了其他感官,特別是聽覺。本課程試圖以聽覺來觀察和記錄家鄉的日常聲音。老師播放了許多耳邊的生活聲音,如剝蚵、早市集、廣播、串蚵和漲潮的聲音,並介紹了收音的基本概念,包括收音距離、目標聲音的音量和環境噪音。我們學習使用ZOOM H6進行錄音實作,從開機、確認SD卡、設置錄音格式、開啟Pre-Record、調整收音gain值與監聽音量,到錄音測試,確保收音表頭顯示綠色和監聽音量清楚。

老師指導學員操作錄音機

我們分成兩組到苑裡菜市場收音,下午回到教室試聽錄製的聲音,包括市場叫賣水果、吻仔魚、五金百貨的聲音,剁魚、煎餃和刮魚鱗的聲音。這一天的課程讓大家學習到很多,也充滿了有趣的體驗。老師接著教導錄音實作,導覽錄音的講稿內容包括阿良師古早理髮廳、心雕居、慈和宮和苗栗縣立苑裡高級中學。兩組學員分別進行錄音,並將市集收音與導覽錄音檔和文字記錄傳到iPad,並做筆記記錄,最後上傳到雲端。

老師指導學員錄音

老師教導我們如何對市場的收音檔進行後製與剪輯。首先,我們了解了聲音頻率,透過調整頻率,可以將聲音修得更好聽。背景雜音分為高頻和低頻,整理好聲音素材後,剪去不需要的片段或雜音,再將片段之間銜接起來。銜接聲音片段時,我們學習了使用淡入和淡出技巧,特別是戶外收音素材適合淡出處理結尾。老師強調音量的平衡,確保每個音檔的音量差不多,以達到整體效果的和諧。後製剪輯實作過程中,我們進行了音檔素材的剪輯與合併,並使用SUNO的軟體AI製作音樂,最終完成了我們自製的苑裡聲音地景和苑裡DOC之歌。透過這次課程,我們學會了如何運用技術將生活中的聲音素材轉化為動人的聲音地景作品。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學習過程,不僅讓我們更了解家鄉的聲音特色,也讓我們掌握了聲音創作的技巧。感謝老師的細心指導,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豐富且有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