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吉娃斯愛科技活動營
上課日期:108/08/05
縣市:新竹縣
開課單位:明基友達基金會-橫山DOC
上課地點:新竹縣橫山鄉沙坑村沙坑國小
生活科學講座
認識科普概念
科學繪本APP應用
[上課照片]

橫山DOC的學員和沙坑國小的小朋友一起上了一堂跨世代的科學課

昆蟲背後的知識與智慧 吉娃斯啟發生活中的科學大道理

把燈打開時蟑螂會開始竄逃,其實不是因為蟑螂畏光,而是牠敏銳的身軀感覺到了微小的氣流變化。在橫山 DOC「吉娃斯愛科技生活營—街角遇到蟲」的上半場,來自中興大學的國際昆蟲學者楊正澤教授,拿出蟑螂和蟬的標本讓大家傳閱觀察,為現場的大小朋友們揭開小昆蟲背後的大學問。

昆蟲雖小,卻占了動物種類中的八成。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昆蟲,我們習以為常,背後卻隱含著許多知識和智慧。楊教授告訴現場的大小朋友們,從蟲的身上可學習許多,甚至領會人生大道理,如昆蟲的化蛹是為了適應環境的休息,一種昆蟲的行為就能用來比喻世間的許多道理。楊教授也與大家分享不同文化裡與昆蟲有關的俗諺、和昆蟲有關的節氣,來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昆蟲行為原理,如飛蛾撲火的原理是因為蛾受到了刺激,而身體定位了光源,開始趨向火光進行運動。

解講豐富生動的國際昆蟲學者楊正澤教授

楊教授進一步從「鬥蟋蟀」這項民俗活動中,勾起學員們灌蟋蟀、烤蟋蟀吃的回憶,進一步解析蟋蟀是如何發聲,並分享了台灣的台灣黑龍仔(黃斑黑蟋蟀)如何出國去比賽,大勝中國蟋蟀蛐蛐的趣味影片,說明蟋蟀的地域性行為。蟲背後的驚奇故事,和人類的想像總是大不同,楊教授上午的演說結束後,學員們還熱烈地與教授討論各種蟲的話題,螞蟻、蟑螂和農村裡的隱藏美食「竹蟲」。

上午的專題講座結束後,接著到了令人興奮的科學實驗動手作,來自清大的吳勇慶老師,準備了一系列以「光」為主題的創意活動。先是用手作的卡紙存錢筒搭配平面鏡,利用反射的虛像作出會把錢變不見的存錢筒。接著是利用光在水面下全反射的原理,要學員們畫出水面上下不同的影像,各種搞笑的創意出爐,大小朋友們都沉浸在動手玩的趣味中。下午一口氣玩了四種以光為主題的實驗,拿到了親手體驗過的教具當禮物,體會光的路線彎折如何蒙騙人眼睛。

學員們一起玩紫外線變色珠

延續著光折射的主題,清大團隊帶來了結合原住民文化與科學知識的「吉娃斯愛科學」APP和動畫,播放了「魚叉急轉彎」的動畫進一步扣合光折射的主題,並用平板讓大家體驗 APP 電子書故事閱讀和遊戲,最終搭配 VR 設備的環場體驗,讓學員們愛上這套具備人文與科技內涵的優質數位教材。

完成了一整天的科學營,學員從更貼近生活的視角吸收科普新知,還帶了科學玩具作紀念,每個人臉上都掛滿笑容,新奇好玩的體驗,讓科學和數位都變得更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