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23時50分突然地動天搖,還在館長辦公室加班的蔡淑香來不及起身,圖書館的書架便像骨牌一一倒下,把出入的大門都封住了,書籍和文具也散了一地。在圖書館工作二十二年的她以館為家,還是第一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幸人沒事,爬窗出來後,面對的是跨越舊曆年的救災挑戰。
花蓮市立圖書館生活育樂園區鄰近災情最嚴重的雲門翠堤大樓,成為救災的前進指揮中心。蔡淑香面對狼籍一片的圖書館,知道當下支援救援工作最重要,立刻指揮同仁,把堪用的書架先扶正,書籍先不按照編目儘快上架,挪出地板空間,提供救災人員一個休息的處所。
圖書館和花蓮市數位機會中心(DOC)的同仁同心協力,加班到深夜十一點,把兒童圖書館和閱覽室的空間打理出來,讓每三到四小時輪班一次的救災人員,能有用餐與睡覺的地方。花蓮市DOC的駐點人員蔡依林一面搬書架,一面掃碎玻璃時,心裡不禁感嘆:「還好地震是在深夜,要是白天開館時,恐怕會有不少小讀者受傷。」
蔡淑香不但要安頓救災人員,來自各地捐贈的物資也湧進了花蓮市立圖書館,熱心的總鋪師來操辦伙食,義診的中醫師也需要有把脈看病的場所,蔡淑香見招拆招,一連一個星期,每天睡不到五小時。蔡依林說,館長累到同仁都看得出來臉色不對,幸而就近有中醫師看診,針灸後稍事休息,才沒病倒。
蔡淑香謙虛地說,比起第一線救災的同仁,圖書館能提供的只是後援的協助。在市民集中在中華國小避難時,她還貼心地送了兩百多本童書,讓孩子透過閱讀打發沒有電視可看的時光。當時道路封閉,平日很容易送到的書箱得用摩托車接駁,但給了孩子們心靈的安慰劑。
救難人員一一離開後,圖書館復原的壓力才正開始。建構新的書架、把書籍重新依照編目上架,都需要大量人力。蔡淑香同時也構思著如何透過閱讀活動,來安慰身邊有親友受傷或遇難的孩子。
她聯繫了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陳書梅教授,提供一批因應震災心靈療癒的書刊,希望能以一系列活動,安定徬徨的小讀者們。確實,當餘震都停歇,震災的傷痛會化為一道伏流,潛伏與流動在市民的心中,花蓮需要更多閱讀與心靈的活動進入社區,讓大人和孩子心上的餘震都可以快些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