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公是最普遍的神明,不管是在城市、田間、墓旁、宗祠、商店等等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祂的蹤跡,土地公在客家地區俗稱「伯公」。
客家伯公一般分為有塑像和沒有塑像、有房子和沒有房子的,如田頭田尾伯公,可能就只是一顆石頭,寄居在樹下,無塑像,無香爐,一樣受到當地百姓崇拜,客家人對伯公有濃厚的情感,相當重視伯公信仰,如同家人一般親近,認為伯公是守護村里平安、庇佑子民的土地神。
新埔DOC「 PeoPo公民新聞-神祇伯公」課程,以客家伯公為新聞主題,紹介和民眾最接近神明的逸事,位於新埔寶石里,一間伯公廟,供奉一尊「文筆伯公」,寶石社區鄧恩隆總幹事他說,曾經有一位地理師,來到寶石社區後,觀察此處地形地勢後,給了一個結語說,以後這裡居民可能是「坐橫桌者多,拿鋤頭少」,也就是從事文職的人會比從事務農的人多。
鄧恩隆總幹事說,確實近30年,這裡就有七個家庭,有15、16位從事公職工作,為了感謝伯公的庇佑,特別在伯公廟的香爐上插著毛筆,供人供奉,致謝伯公的保佑,讓地方出了這麼多優秀人才。
看到這麼有趣的「文筆伯公」報導,是否對於地方的記錄感到興趣,不妨拿起手機拿起DV,也能記錄地方不少的趣事喔。
▼圖一:新聞製作講師先說明注意事項,從主題採訪、訪問內容、攝影技巧都是製作新聞重要的關鍵
▼圖二:寶石社區總幹事同時新埔DOC駐點,為大家介紹供奉文筆伯公廟
▼圖三:公民新聞室內主播簡易攝影棚佈置完成,準備開始主播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