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多年,三灣數位機會中心再開偶動畫,一如往常,三灣數位機會中心的教室,總是人氣滿滿。理解動畫的第一個練習需要一本舊書。雨青老師請同學在書頁的一個角落畫上一個小小的圓點,幾個同學發出哀嚎,說自己的書正新;幾個同學把原點畫在相同的位置,怎麼翻都沒有變化……
翻完書,多數的同學明白了,「移動」是動畫最基本的原理。
承接剛才那顆球,接下來就要用平板畫些複雜的東西。點開安裝好的 APP,老師出題,要同學畫一畫花開到花謝的過程。
花開到花謝是一個過程,雖然在我們的腦海裡可能都有點樣子,但要怎麼把那個過程畫出來,就是考驗。有人直接一口氣把花開好、把花謝完,自然省略了過程。省略了之後才發現,要製作一段流暢的變化,處處都是耐性,同學們這時候深刻的明白,動畫要動起來,真是一件辛苦的事。
而這堂課最大的難關不是動畫,而是合作。
分組分工團隊誰要做什麼工作,才是動畫製成裡最大的考驗。
要做什麼主題?那個圖案要怎麼呈現?用畫的好還是用印的?誰要負責操作那個偶?誰要幫忙做一棵樹?誰要負責按快門拍照?那個森林的佈景會有人做嗎?
動畫拍攝的過程從滿滿的問號起頭,分工,討論劇情,決定腳本,故事才這麼的動起來。
有兩組是手做派,分別以三灣梨的故事為基礎,拿了張白紙畫了樹,敘述了一棵梨樹開花結果的過程。另一組則以桐花為題材,細細的拍好了桐樹從綠葉到開花的過程,當同學從拍好的照片裡看見一朵朵花從圖畫紙的切口一步一步冒出頭來時,各種驚喜,剛剛那些細碎的移動都有了值得。
另外兩組則是操偶派,拿著自己帶來的玩偶或是玩具,一步一步挪動起來。一組的玩具是一些可愛的水果,像是給小孩玩煮飯遊戲的道具,都是一些可以拆分為兩半的蔬菜水果,他們輪番試了幾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最後決定要用一台小車,把各式各樣的水果裝上車。另一組的主角則是老鼠布偶們搭配Kitty 貓,從老師分享的例子裡找到靈感,他們也想做一個防疫的題材。
畫面完成後,是聲音。有些時候看著圖畫詮釋出來的故事,可以為畫面創造另一個靈魂。
然而三灣同學遇到的困難是,拍完的故事要怎麼說出來?可能大家都有點想法,但要怎麼配著畫面變成表達似乎沒有辦法像是討論的時候那般的直覺。在老師的引導與收束,幾個故事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
課程的尾聲大家看著彼此剛做完的,熱騰騰的動畫,雖然起步的時候有些波折,但看著一起費力完成的作品,不知不覺好像還是有些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