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網路資訊龐大的世代,我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許多的資料,但在面對網路資訊記得要養成資訊驗證的⭕️正確觀念及態度。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逐漸成為人們獲得資訊的主要管道之一。根據行政院研考會98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顯示,12歲以上的網路使用者,已有88%的人會透過網路搜尋資訊,無論是生活、旅遊、美食甚至新聞等相關資訊主要都是透過網路獲得的。每個人只需透過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就能馬上得到需要的資訊。不過在Web2.0的世代中,每一個網路使用者不僅可以下載接受資訊之外,也可以自行上傳發佈資訊。雖然網路資訊非常多元且豐富,但是卻因為缺乏過濾管理的機制,使得網路上同時存在對使用者有幫助的資訊,與各種不當或不正確的資訊,因此網路資訊的正確性與可信度開始受到質疑。
資訊驗證的五個基本面向,包括準確性、權威性、客觀性、涵蓋性以及時效性。
(one)準確性:網站的內容豐富且正確、網站標題與內容一致。
(two)權威性:網站內的資訊會註明資料來源、註明聯繫網頁設計者的資訊及網站基本資料。
(three)客觀性:網站內資訊發布的目的客觀且具有價值。
(four)涵蓋性:網站資訊能夠滿足使用者需求、能讓使用者方便搜尋。
(five)時效性: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內容是很新穎的且更新迅速。
隨著網路資訊不斷的快速增加,資料種類繁雜,如何在網際網路上取得合乎需求的優質資訊,儼然成為網路使用者重要的課題。此外因為網路也是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管道,所以若網路使用者在搜尋資訊時未能以批判性的思考角度來檢視內容的正確性,那麼容易造成只會大量的搜尋資料以及接收資料,卻不知其所以然,更加無法理解其中隱含的意義與產生獨創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