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DOC 好學習─新春翻土養地育新秧 勤耕實作慶年豐收
發布日期:2024-02-20  人氣:30

以大地為教室,全體學員合影。

芎林 DOC 以《稻米的一生》為題推廣社區食農教育,協力新竹縣各鄉鎮農會系統廣宣課程資訊,招募對農業文化或有意願投身食農教育領域的志工夥伴,認識與體驗稻米從土地養育到餐桌食用的艱辛歷程,並透過數位工具記錄農田勞作影像與田邊聲音採集。

雨水過後,田園生機勃勃,鳥兒歌唱,紋白蝶翩翩飛舞,一早的教室內,除了芎林的學員外,還有來自竹北、竹東、新豐、新竹市及桃園市等近二十位的夥伴,滿心期待下田勞作初體驗。身為芎林在地人的容瑱,滿懷農婦的夢想與憧憬,為築夢來取經;自新豐鄉來的曉婷是英文老師,卻戲稱自己不務正業,投身食農教育多年,藉由不斷地學習來精進自己;也有媽媽帶著孩子來參與,希望陪伴孩子親近土地。

學員體驗負重施肥機,每個人都為其重量感到驚訝。

農場主人曾双銘以「稻米的身體有玄機」開頭,講解古代與現代碾米的差異,並拿出秘密教材─「米粒寶寶」,透過不同厚薄度的布料,層層包裹,最厚的一層示意剛採收的稻穀,藉由拉鍊一層層剝開,讓學員了解稻子脫去稻殼後,因褪殼程度差異,成為大家口中的糙米、胚芽米與白米,簡單明瞭又充滿趣味性。

「十日弄花十日漿;十日飽穗十日黃。」曾双銘也引用作家─呂自揚作品《稻之歌三首》讓大家更了解稻米熟成的時程,透過生動的描述與解說,讓學員驚嘆,原來稻穗在授粉後,才會分泌出米漿,再透過米漿的滋養,飽滿米粒,結實稻穗。

教室裡,講師用 PPT 講解米的構造與其營養價值。

對稻米有了基礎的認識後,大家一起走入農田體驗春耕最重要的前置作業「整地」,在這之前,需先施灑肥料,為土地養份打好基底後再進行翻土。學員們躍躍欲試想要體驗灑肥的新鮮,卻在背起空機淨重約14公斤的施肥機,加上一整包20公斤的有機肥,共34公斤的重量後,當場崩潰連喊:「農婦夢碎!」,惹得全場笑聲連連。

農人靠天吃飯,隨時令更迭需因應不同的季節變化調整農忙週期,在大太陽下施肥、耕耘打田,雖然有現代化機器輔助,卻仍能讓人切實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真義。翻土共需歷經兩個階段,下一次課程,農場主人將使用早期的打田器具,帶大家體驗人工翻土,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