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少有機會下田,有機農法更要花費多一倍的時間。芎林《綠華有機農場》主人張錦龍,一路從慣行農法走到有機種植,挺過轉型期的艱辛,透過多年來堅持「善待土地與自然共存」的理念,農場也因此重新萌發了更多生機。 不論是種滿蔬菜的溫室,或是稻田,阿龍伯沒有進行過多的人為干擾,只將田地依蔬菜區分範圍,定時巡視澆水,或許這些菜的外觀不如市面上的漂亮,但卻能嘗到大自然最原始的鮮甜滋味。
早期農村裡,腳踏農田,土裡鮮採,快煮上桌的記憶已然模糊,民眾對於田野農事已不再熟悉。快速便利的超商,在架上一拿轉身就結帳的消費模式,讓人感受不到食物與土地的連結。在外工作的民眾,家鄉的田園風光只像四季風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的豐盛、日治時期農家藏米的故事、環保惜食的美德與大地的接觸,漸漸淹沒在資本主義下的洪流中,變得陌生與疏遠。
新竹縣芎林數位機會中心辦理食農插秧體驗,帶學員關注食安與農民老化,本次參與食農教育的學員主要是透過新竹縣農會協力招生,共有來自新竹市、芎林鄉、竹北市、新豐鄉、竹東鎮、桃園龍潭鄉等約 20 人;雨水之際,近 20 位大小朋友踩進土壤、學當農夫,也用攝影和錄音、記錄下農村純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