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ndoc.ksu.edu.tw/node/391
苓仔寮是台南的「棉被堀」,由於濱海,就成為先民渡海來台形成的聚落之一。而為什麼棉被會在苓仔寮地區生根發展,已找不到實際的考證。而據現年90歲的陳朝岑老先生所述,從其曾曾祖父自大陸移民來台時便已從事了棉被的工作,所以在清朝時苓仔寮已有了棉被的生產,而製棉被的技術可能就是由當時移民而來的棉被師傅帶過來,也因此造就了苓仔寮的棉被產業。
台灣光復後,苓仔寮的棉被業曾一度衰落,它的原因不在製被的技術,而在苓仔寮當地的銷路有限,若要拓展銷售點,將棉被外銷到他地,需要花費相當多的交通時間來運送棉被,很沒有經濟效益,於是有些製被師傅乾脆在製被的大月時,直接到外地租地製被維生,(當時是手工彈棉被,並不需機器),等棉被製期一過,再搬回家鄉,因此苓仔寮當地便顯得較為冷清。而一些做得較出色的,便直接在當地買房子,落地生根。所以在苓仔寮做棉被的真是沒賺到什麼錢。直到17年前,黃銀澤村長,為了不忍家鄉的棉被業持續沒落,於是收起在台北的棉被廠,直接回苓仔寮投資設廠,此次設廠,村長把台北的經驗及所識也一併帶回,所以採用全部機械化的方式製被,因此大大提高了棉被的生產量,也刺激了苓仔寮棉被業的再度發展,而持續到目前的景象。
傳統的製被是採用純手工牽紗的方式,在一間工作間內彈棉,因此常是棉絮四處飛揚,所以彈棉的師傅就常吸入棉絮,對身體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當時就流傳著這句順口溜:「ㄆㄨㄥ!ㄆㄨㄥ!ㄆㄧㄤ! ㄆㄨㄥ!ㄆㄨㄥ!ㄆㄧㄤ!沒死嘛得癆傷。(肺病吐血的意思)」,適切的反映出彈棉時棉絮對身體的危害。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有了半手工半機械的方式,到最後,更是完全機械化了。如今,雖傳統純手工的彈棉製被已經被淘汰而不可見,這些古老製被的機具也難以見到,但「鏗!鏗!鏗!」的彈棉聲卻仍舊讓老一輩的人有無限的懷念。也因此,有一些傳統製被的老師傅對於那些伴隨他們走過艱辛歲月的老器具留有感情,總是視之為珍寶,而好好的保存著。所以,要看到這些傳統機具,要聽到「鏗!鏗!鏗!」的彈棉聲,就要找這些老師傅了。
「故鄉人應知故鄉事」,將軍鄉公所及苓仔寮有熱心的人士,為讓故鄉的棉被產業能在年輕一代紮根,並讓我們體驗早期製被的辛勞,做好文化的傳承,所以在去年舉辦了「棉緣千里、再現棉華」的棉被產業文化活動,這包括了故技重彈表演活動、棉製品DIY、車被單比賽、產品展示及田園寫生比賽,村子裡的黃富農先生還為了配合早期的種棉情景,特地在田裡種了20年前本地才看得見的棉花,真是令人感動。而這整個活動,我們也全程參與,也拍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對本次的研究,也有了相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