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荖腦山
發布日期:2016-10-12

座落於壽豐鄉鯉魚潭木瓜山南支稜,海拔高度1,082公尺的「荖腦山」,西北歷經兩座無名山接木瓜山,東南緩降溪口村,西南面向壽豐鄉傾斜對林田山,東面向花東縱谷平原,東北支稜介白鮑溪與平原之間,稜端成壽山。岩層為絹雲母石墨片岩,綠泥片岩、介有火成岩,蘊藏良質石綿礦及滑石、蛇紋石、翠玉等礦,土層屬粗骨土類粘壤土,山上林相為闊葉林。當地人因原始山林佈滿樟樹,因而取名為「荖腦山」;亦有人因日人曾在此開採石綿,而稱作「石綿山」。

 老腦山歷經開發歷史,概略可區分為:

「礦產開採」

昭和七年,壽豐日人中島氏,於豐田荖腦山打獵時,發現石綿礦。昭和十二年,砂田鄰太郎組成「砂田石綿礦業所」,從事開採。昭和十六年(1941)改組成立「臺灣石綿株式會社」,在豐田開採石綿與滑石,臺灣光復後,歷經「大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47年)與中國石礦股份有限公司(1959年),皆為繼續開採石綿與滑石,1969~1970年間,在礦區河床與石綿坑道口發現廢石堆中的棄石中發現軟玉,該礦區逐漸已開採軟玉為主要產品。1979年轉移開採權給理想礦業公司,至1981年停止開採豐田玉,1984年又轉予理新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以開採蛇紋石為主,供應中鋼公司作助熔劑使用。

「荖腦山」                         「礦坑遺址」               「玉石上之白色物為石綿礦」

 

「伐木」

  日據時期,日人為提煉「樟腦油」及製作「木碳」,開始砍伐樟腦樹、相思樹;1959~1968年間,國軍部隊及地區居民,又因需要興建營舍及住屋,而砍伐楠木。荖腦山的原始森林,在歷經數拾年的砍伐下,目前山區已難能見到高大的樟樹與相思樹。慶幸的是,在水土保持槪念下,目前山區尚保留一片,約有36公頃的楠木原始林區,以作為水源涵養使用。

 「農業開墾」

 豐田移民村時期(1913~1945),日人在荖腦山的作物以種植茶業、檸檬為主。當時荖腦山亦成為臺灣最早種植茶業地區之一。據訪談地區長輩表示,由於移民村時期茶業及檸檬的產品、產值均不佳,以致1946年後,漢人改採種植香蕉、柑橘、文旦為主。1993年起,政府終止伐木政策,開始鼓勵造林,卻也意外的讓荖腦山長出許多檳榔樹來,另在經濟收益考量下,目前荖腦山亦有部份山坡地,已被開墾種植生薑,以及開設養雞場,望著裸露的山坡地,實在很令人憂心!(2009年地區藉由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社區林業第二階段計劃」,目前已與花蓮林管理處建立合作機制,每週執行乙次山林巡守護任務。)

「不當開發造成山坡地裸露」   「蓋在山坡地上設施令人擔憂」      「每週執行山林巡守護任務」

 『山邊路』

  緊偎著荖腦山,由北向南,從光榮村途經-壽農部落-中山公園-壽山實習林場-豐山村-二號橋水土保持教室至樹湖村,全長約12公里的山邊路,儼然已成為一條荖腦山與平地的區隔線。這條原本屬於光榮、壽豐、豐山、樹湖等四村的私密連結路線,2005年經由花蓮林區管理處,於沿途種植黃槿、臺灣欒樹,目前行道樹已養護成優美林道,再加上沿途環境景觀特殊,生態資源豐富,不需要特殊的加工與宣傳,除成為居民休憩散步道,亦為單車族最愛來此騎乘的體驗道。

「山邊路臺灣欒樹林蔭道」    「單車族常穿梭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