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Hello Buddy
手機攝影組
作品預覽圖:作品名稱Hello Buddy

發想緣由與創作背景

1. 世新大學新聞系陳昱凱同學為選修的《小世界周報》課程,因客傳會所拍攝的《傳、傳-張健銨》紀錄片,特來專訪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的張健銨團長。
2. 故訂於4/12,週三晚間進行武獅補拍及團員訪談。
3. 新竹縣客家武獅文化協會,位於新竹縣芎林鄉下山村5鄰35號,由張健銨團長於2007年招聚張屋已停了將近40年的獅團成員回團更名後成立。
4. 客家獅為新竹縣登錄之無形文化資產,張健銨團長是新竹縣登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客家獅頭製作」的保存者,並於2022年獲頒客委會客家事務專業三等獎章。
5. 高齡80,已有兩年未打獅的張團長,為年輕學子親自登場,再次舞動獅頭,本人把握機會,在場側拍。

作品摘要

客家打獅有獅子,由二人分別擔任獅頭﹑獅尾,大面(沙和尚)和小面(猴子),配合鼓、鑼即可開始表演。
照片為大面和獅子正在互動,小面躲在獅子後方觀望,想一起玩耍卻又還不敢太靠近,後來他們三人成為好朋友。沒有華麗的服化佈景,就在自家門前,獅頭與大面光著雙腳,就著簡單的道具,靠著年經時積累的功夫,自然流露出客家人素樸但卻有底氣的一面,張團長舞的獅子非常靈活,東跑跑,西跳跳,手機甚難對焦,本人窮盡洪荒之力,幸得1張清晰之作。本作品非擺拍。
本次除場上4人,尚有鼓1人,鑼2人,因角度關係,照片中大面剛好擋住敲鑼的2位獅姐,7人年齡相加超過520歲,從年經時一起學武術、打獅到現在,他們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創作訴求與預期效益

近來常有人說要保留客家文化,然而沒有內容,就等於沒有文化,客家打獅,全棚獅,是客家生活內容的一部份。
時代變遷,生活習慣跟著改變,許多文化也隨著消失在歷史洪流當中,是必然,或許也還有機會是不必然,趁著會武獅的獅兄姐尚在,會做客家獅頭的職人尚在,藉由不同的形式,讓更多的人先看見,知道有客家獅,再來認識客家獅,了解客家獅,進而喜歡客家獅,然後覺得應該要好好保存、傳承客家獅,本人以在芎林DOC學到的手機攝影和修圖,為芎林客家獅的保存和傳承貢獻一己之力。
希望藉由照片的拍攝,讓客家特有的客家獅,芎林獨有的張家獅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