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客家飲食情懷 數位典藏新風華
每個家都有專屬的味道與記憶的故事,北埔 DOC「山風海味:竹苗飲食記憶」的課堂,特別來到水磜社區,社區協會也特別邀請在地知名的總鋪師莊媽媽擔任掌廚,一同用數位的方式記錄珍貴的飲食記憶。
學員娓娓道來一段關於北埔甜味四神湯的故事,這道菜承載著北埔平安戲的歡慶記憶,每年農曆九月十九,家家戶戶都會端出這道甜甜的四神湯招待客人。「一直以為四神湯都是甜的,直到出了外縣市才知道,原來這是北埔特有的口味。」即使在經濟不寬裕的年代,這道象徵平安喜樂的湯品,依然是村民們招待親朋好友的最佳心意。
另一道記憶中的菜,也是深具客家特色的梅干扣肉,土生土長、後來嫁到餅舖的學員如君分享了婆婆的獨門作法,將絞肉和梅干菜以醬油、蒜頭、酒調味蒸煮,有時更會加入豬皮增添湯汁的香濃。「梅干就是一種家裡的味道,是婆婆、爸爸煮的味道,外面都吃不到。」 在莊媽媽的示範下,學員們分工合作,慢慢熬出那甜甜的北埔古早味;梅干扣肉是傳統美味,在總鋪師的手法中,也呈現出功夫菜的深度滋味。
治德老師引導大家運用手機攝影和錄音,完整記錄下這些蘊含歷史與情感的烹調過程。 最後,學員們將拍攝的畫面、收集的聲音,以及動人的故事剪輯成短片。透過影像,不僅留下了這些傳統菜餚的製作方法,更記錄了北埔在地獨特的飲食文化,以及那些藏在菜香裡的人情故事。這不只是一堂飲食紀錄片的製作課程,更是一次探尋北埔在地記憶、連結人與土地情感的深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