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作為一種文化體驗
你觀察過自家的餐桌嗎?從食材的揀選,到調味的配搭,甚至是保存食的總類,往往隱含的,是一整個文化的秘密。比如,天候與風土或是人與土地的關聯。聽起來有那麼點遙遠,但透過士倢老師的講解,卻又真有那麼神奇。
在開始吃之前,我們首先要談談「野菜」。
甚麼是野菜?野菜意指野生的蔬菜,未經人為栽培的野生植物或可食植物。屏除農業供給對於食材所帶來的改變,野菜是最能貼合一個地區的所能擁有的食材。
進一步,聊的是阿美族的飲食文化:以大地為食物櫃,在生活裡採集。
食材變 受到居住的地點影響,潮間帶、鄰近海洋所採集到的食材,自然與山邊所獲會有所不同。不同的食材,自然會有不同的料理方式。
談及阿美族的飲食文化,不能不談的就是祖靈所教導的精神:適時、適採、適食。順應著自然、按著季節的變化適度採集;多採集族群量大的野菜,只採自己夠吃的。
適量的採集可能是現行經濟模式下不一定能理解的,但阿美族的祖靈所要傳達的是人與生態間的相處方式。透過在所處的環境中適量取材,食物能保期永續;日常食物越符合生態的適應性,在強化食材在地連結的同時,也降低了擴散與普及,小眾食物系統回應到了適量的採集。而這一個別具特色的小眾食物系統,扣連的是文化意涵。在這塊土地的人在,如何用既有的食材餵飽自己。於是攤開一整桌的料理,他所能通往的,是一個深邃的寓意。
三灣的同學好像懂了,但可以怎麼做呢?
教室裡,士倢發下一盤採集回來的野菜
攤開一桌採集回來的野菜,要同學們吃吃看,並將野菜的味道寫下來,並以Google智慧相機掃描採集會來的野草,幫這些採集回來的野味找到他的名字。
有幾桌的同學很熱烈地嘗試著不同的新味道,像是在熱鬧的年貨大街裡試吃各種零食。有幾桌的同學更想知道吃下的野菜是什麼樣的名字不忘拿著手機掃描。品評之後,老師說,來用野菜做些甚麼吧!
各組分頭規劃菜色。桌邊,多的都是已煮過無數頓的飯菜的媽媽們,大家都想拿出自己最驕傲的菜色。討論間,學員有人舉手說,可以多一道嗎?老師一道太少了啦。最後決定每組兩道菜,四組共八道。然而,過於熟悉烹飪的她們,卻不小心把剛剛品評過的野菜給漏了,幾經老師提醒、討論味道的搭配,終於排好了每組的料理。
菜都備好了,那就要來採集了。
老師帶著三灣數位機會中心的學員到秋梅姐安排的場地「好所在樂活文創園區」。在校長的盛情下,學員們盡情地採集,像是幼童前往樂園。
老師不忘提醒同學,要加記得採集等等要放入鍋內的野菜。幾個同學邊採木耳菜邊覺得心情、幾個同學一面採著魚腥草一面試圖躲避他的腥味,在雨中,樂趣仍舊未被雨水澆熄。
回到五穀廟的廚房,今日最重要的環節就要開始了。
每組兩道菜,各自在廚房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人先撿菜、有人先將薑蒜辣椒剁碎,有人熱鍋熱油……
不愧是多位身經百戰的媽媽們,烹煮的順序、下鍋的時間,各有一套邏輯,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菜單上的菜色,樣樣俱全。
而下一道功夫,便是擺盤,如何讓美味的菜看起來更美味。
不少同學應用了老師在影片裡的介紹,將食材與食物擺在一起作為一種互文性的延伸,又或是透過重複性的堆疊營造豐富與豐盛的感覺。同學辛苦的成果,在老師與同學的互相搭配下,有了嶄新的風貌。
拍完照,大家用力地吃了起來,很棒的是,幾乎沒有太多的剩食。
下午吃完了,老師要大家把食材和食物畫下來,一如往常,只要要拿起畫筆,桌間就會傳出各種哀號與慘叫聲,多半是「我不會畫啦」,但今天不是美術課,會不會都很好。老師鼓勵學員嘗試把中午看過的菜色沿著照片畫下來,紀錄今日自己的成果。
最後請各組拿著自己畫好的,分享從設計、採集到烹飪的感想,而同學分享最多的是食譜,每一道菜如何完成的過程,字裡行間可以看見同學如何的費盡心思。有一道菜叫雞角刺湯,裡頭用來定調味道的雞角刺,是同學前一天傍晚,從田裡挖回來的,這個季節最後一批雞角刺。
慢食的課程結束了,食物與食材的全新體驗,留放在三灣同學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