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東聖母醫院副院長林健盛醫師在主講「AI 與健康照顧:遠距監測與智慧醫療」時,指出台灣醫療保健雖然連續八年居全球第一,但偏鄉地區仍面臨嚴峻的醫療資源匱乏問題。例如,宜蘭的大同鄉和南澳鄉,由於地理位置偏遠,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居民不得不忍受小病、大病甚至無法就醫的困境。宜蘭縣總人口約45萬,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偏鄉醫療不平等,平均看病費用是都會區的30倍。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遠距醫療定義為使用互動視訊及資訊通訊科技,傳遞衛生教育與醫療資訊,進行診斷、治療及諮詢等醫療照護。這意味著無論病患身處何地,都能通過科技獲得所需的醫療服務。過去,偏鄉義診主要依靠教會和神父的巡診服務。自2000年起,健保署推動山地巡迴醫療,但這些措施仍不足以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原住民的平均壽命比一般民眾短8歲,顯示出發展智慧醫療與遠距醫療的必要性。
COVID-19疫情加速了遠距醫療的發展,全球多國如加拿大、美國、日本、法國等,皆在推廣遠距醫療。遠距醫療不僅增加患者獲得醫療照護的機會,還能降低對設施和設備的需求,減少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接觸。在疫情後時代,台灣也在加速推動遠距醫療相關法規的鬆綁,並探討遠距醫療的應用場景與要件。
全面發展智慧醫療與遠距醫療,包括視訊衛教、儀器搬到居家、示範APP看診程序,通過AI整合看診記錄等,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不僅能彌合地域限制,更能提升偏鄉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實現真正的醫療平等。期待看到更多這方面的進展,讓每個人都能獲得應有的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