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苗 DOC 輔導工作計畫
一、數位建置 ‧ 能量加乘
自97年輔導計畫啟動,基金會即著手數位基礎建置,包含輔導團隊與各 DOC 網站、電子商務平台、Blog、Youtube 與 Facebook。100年,竹苗兩區合併,因應更趨成熟的數位需求,擴大建置「新竹縣、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網站,並定期優化網站平台,經營竹苗輔導團隊 FB 粉絲專頁、Youtube 影音頻道,推廣《夢想契作》故事行銷平台。近年配合教育部 DOC 網站成立,陸續建置經營各 DOC 網站內容,分享學習成果,企盼透過網路平台,增加竹苗地區偏鄉曝光的機會,並為偏鄉數位終身學習、產品行銷與特色文化保存盡心力。
二、產業行銷 ‧ 機會創造
透過網路讓小地方被看見,創造了經濟機會。計畫執行初期,基金會為各 DOC 架設電子商務網,教導農民建置 Blog 行銷農特產,後轉型為 Facebook 專頁經營模式,搭配應用 Google 表單、Google 地圖、 Google 網路相簿、 Youtube 影音平台、 Facebook 商店,透過課程學習組建自己的「雲端商城」,逐步完成網路行銷的築夢之路。
「台灣味道」開創示範行銷系統,團隊發揮經驗,推動整體行銷策略,從包裝設計、行銷影片製作、電子報編撰,搭配辦理志工旅行服務、集團員購、不定期於公司駐點舉辦《DOC 小市集》等方式,直接連結地方實際所需之助益。更逐步協助 DOC 創立自有品牌,提高整體價值、地方曝光率,進而建置《夢想契作》網路行銷平台,發掘與經營品牌,分享台灣美好的人情、土地和食源故事。
三、深耕地方 ‧ 文化典藏
竹苗地區保有豐富的客家、泰雅、賽夏與先民開拓文化,輔導團隊透過 DOC 計畫逐步典藏,藉由數位課程,引導 DOC 學員自主紀錄,拍攝泰雅傳統器樂製作、弓箭工藝製作、泰雅口簧琴製作、泰雅馬武督古調吟唱、《DOC 小百工》典藏橫山製茶、公館草鞋、橫山竹編、北埔竹編、三灣傳統土礱、手作掃帚,保存傳統工藝並記錄職人傳藝故事。
DOC 為地方特色加值,特邀王培仁老師、張志騰食神,於南庄、頭屋、峨眉、公館、關西親授傳藝,結合現地料理將創意美食數位化,推出《DOC 山風好食》電子書、明信片,搭配「iCooK 愛料理」數位食譜,將三灣薑黃、客味手作、橫山茶餐等在地特色料理食譜影音記錄。108年結合通霄在地小農特產品牌《農村小愛》、《丸心》,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進行 iCook 影片拍攝、剪輯,紀錄在地職人好手藝,擴散推廣在地好味道。
《雜草煮茶 — 搜集土地的味道》為進階應用「形色」APP,透過 APP 認識地方植物,創建專屬地方植物圖卡及地方味青草茶,讓 APP 應用在地化,重譜民眾對地方印象的建立。
《DOC 小地方》串連特色創造旅遊產業線,連結橫山地區茶業亮點,打造白鷺鷥生態園區友善平台,《橫山四季茶文化之旅》從茶路文化、摘茶、製茶、品茶、茶餐、茶末手抄紙,獲選優選遊程,吸引旅行社媒合推廣。發揚北埔文學,完成「龍瑛宗文學手繪地圖、電子書、文學步道」,推出擂茶文化紙偶公仔,深具創意。「馬里光四季風景旅行地圖」從《馬里光這麼玩》落實行旅路線,走出獨特的旅遊體驗。108年推廣《馬里光田園小旅行》,帶領民眾探訪深山悠然旅程,結合在地特色文化,領略自然好風光。「五峰四季風景旅行地圖」為清泉行旅導覽帶路,「藝術之森」的駐地藝術家們及文史工作者,製作屬於自己的特色一頁網,與五峰在地旅遊地圖,邀請旅人們到五峰清泉部落看風景。
輔導工作尤其重視人本價值,從《一鄉一故事》深入地方文化與產業源流,編製圖文繪本;紀錄橫山鄉沙坑村童養媳口述歷史,完成《橫山心臼仔》故事繪本;石墻庄建庄二百年,「《看見百年石墻庄》人文繪畫課」邀請耆老、孩童用畫筆紀錄百年前後的地方風華,完成繪本與電子書,並進行耆老訪談與拍攝,協力製作《看見百年石墻庄》建庄二百年紀錄影片。108年延續《石墻村語》影像紀錄,社區意象與在地歷史人文元素相互結合,呈現地方意象的新形態數位人文故事牆。
多年耕耘,累積龐大的故事能量,「山風故事集」計畫拍攝了10個社區共84支的導覽影片,並製作《山城光點與27個朋友》特刊。《DOC 志工小旅行》勞作服務經驗,連結地方人情,帶動偏鄉農特產業,每年留下許多動人故事及影片。《PeoPo 公民新聞》帶領地方人紀錄家鄉時事、傳說故事,運用數位,流傳生命的珍貴記憶。《我的主題曲 myMusicVideo》歌唱錄音加入影片剪輯,輔導 DOC 紀錄地方的影像與學員歌聲,完成50部以上音樂影片。
深化《DOC 微電影》工作,逐年完成深度敘事的微電影,鼓舞 DOC 深度發展。從微電影出發,引進空拍技術,讓學員可以從空中俯瞰故鄉景物風光,《天空我的家 — 看見竹苗》,完成馬里光、橫山、五峰、芎林、新埔、頭屋、三灣、北埔、新埔2、銅鑼、苑裡、通霄、公館、泰安、卓蘭,共15部紀錄 DOC 好風景影片。
四、教育學習 ‧ 特色火光
從學習開始,將數位科技融入生活,引導偏鄉民眾運用數位工具改變生活、創造無限可能的第一步。竹苗鄉鎮的特性與資源不一,輔導團隊設計基礎到進階的數位資訊課程,提供民眾循序漸進的數位學習。
引領種子學員深度學習數位技術,連結實務操作與產業運用的工作營,規劃如「微電影工作營」、「在地料理培訓營」、「DOC 美學創作營」、「秋野芒 X DOC 數位劇坊」、「馬武督音樂創作營」;引進新興數位技術,寓教於樂讓數位深入地方生活,說出地方故事的「媒好山風 X DOC自媒體」、「竹苗直播入門學」、「竹苗直播線上看」、「時光記憶盒 — 老照片說故事」、「我的偶動畫」、「我的一頁網」、「PeoPo公民新聞」「我的主題曲 myMusicVideo」;創造DOC創新實驗課程,「新住民 X DOC 親子學堂」、「飛鼠部落 — 泰雅文化講座」、「秋野芒 X DOC 數位劇坊」、「看見百年石墻庄 — 人文繪畫課」、「數位絹印設計創作」、「黃豆銅鑼再現銅鑼 — 說一個醬油的故事」。除了引起學習興趣,打破教育框架,更讓數位與生活交融創意的靈感泉源,成為在地媒體力量的耕耘者。
為提升數位線上自學風潮,時時學習不斷電,輔導團隊建置「新竹縣、苗栗縣數位機會中心」網站,加入學習競賽活動,提供學員課程之外的數位自學資源與成果發佈平台。每年規劃特色主軸課程,針對社區需求規劃安排,全面的帶領學員運用數位技術應用於生活場域,進行地方文化紀錄工作,活絡偏鄉產業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