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日報/記者黃文記
左鎮在地青年賴政達大學畢業後就留在故鄉服務,先後在左中社區、公舘社區,從農村再生計畫到社區營造,再到地方創生;兩年多前,他離開原本的工作,卻未離開左鎮,自己成立工作室,除了繼續進行自己擅長的文化記錄工作,也開商店販售在地好物,並提供專才換宿的空間,要讓故鄉變更好。
現年30多歲的賴政達在左鎮土生土長,自從嘉義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就留在故鄉的社區服務,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願意待在只有4千多人且8成以上都是老人的社區,需要不小的勇氣。
他從左中社區的農村再生計畫開始職涯的篇章,從陪伴社區長輩開始,一點一滴學習如何寫計畫、帶活動;後來,在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資源挹注下,賴政達開始幫左鎮公舘社區推廣葛鬱金粉、葛鬱金麵、萬壽菊茶等農特產品,也著手規劃文化體驗行程。並與電動腳踏車業者合作,將西拉雅傳統聚落、草山月世界、二寮觀日平台等景點與社區產業串聯;帶著遊客深入認識左鎮,不僅進行農村巡禮,也大啖風味餐、草仔粿DIY體驗。
「在公舘社區任職學習很多,也對社區產業及文化記錄有更深入的了解,但也遇到了職涯的瓶頸。」賴政達覺得自己已無法再讓社區變得更好,也想把舞台留給其他在地的年輕人,兩年多前辭去工作,自己開工作室。
近兩年,賴政達除了在左鎮數位機會中心擔任講師,也協同策辦左鎮燈會,與山海屯社企合作辦左鎮老街市集,更申請市府都發局綠社區培力計畫,改造左鎮公有零售市場,為老空間注入新氣象。
要在偏鄉創業,難度很高,恰逢山海屯社企執行長許明揚結合政府資源,並且募資及多方眾人幫助下,完成左鎮多間老屋修繕,恢復老街屋樣貌下,賴政達不但承租其中一間老屋開起「左達商號」,販售在地農特產品及鄰近山區的好物,還提供「專才換宿」的房間,希望引進遊客,也能招募對地方創生、文化記錄的專長人才,為左鎮挹注更多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