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是臺灣唯一擁有軍港、商港、漁港三合一港灣之處,富含濃厚的討海文化,由於這裡曾是「金馬號」的起點,轉運點的優勢帶動整個小鎮的繁榮,加上冷泉、美食等特色,蘇澳鎮擁有豐厚的觀光資源,你可能曾經到此一遊,前往漁港、海岸,感受一番臺灣傳統漁村、漁業的獨特風光,但是,你可曾想像漁民眼中的海上日常,是怎樣的風景?
人稱阿正老師的育英國小教導主任劉文正,他的爺爺劉生根老先生,是一位「漁民畫家」,五十多年的討海生涯他的腦海裡留下無數鮮明的畫面,而這些來自大海的靈感,在劉生根退休之後透過畫筆呈現出來,一幅幅鮮活生動又細膩,不但具有趣致俐落的個人風格,其紀實的程度,細細紀錄許多捕撈現場的技術與生態,三艘鏢船同時鏢到大旗魚、流刺網捕土魠魚、坐竹排仔(船)去外島撿海鳥蛋、漁民鏢海龜、捕獲魟魚等等無數只存在於討海人眼中的畫面,堪稱是漁民文化的史詩畫卷。
蘇澳DOC駐點人員廖美婷在偶然的機會下認識阿正老師,當時劉生根老先生已經過世了,劉文正興起整理並保存阿公畫作的想法,便討論起以數位應用的方式保存並再運用阿公的作品,使作品的價值能夠更深刻被體現,以此契機啟動DOC課程合作的想法,透過「社區歷史你來說」、「數位智慧做公益」和「熱轉印課程」一連串數位應用課程,圍繞著劉生根老先生的畫作,透過藝術家的作品和數位應用,讓蘇澳鎮的民眾和育英國小的學生,對蘇澳的海洋文化有深入的連結。劉文正回憶起課程中授權阿公的畫作製作成馬克杯,他說:「後來成品有送給家族成員,大家都很開心,可以想見大家都蠻想念阿公的,看到他的畫作經由數位應用被做成實用的產品,他們就很開心。」
劉文正是蘇澳人,除了大學時期前往台中求學之外,幾乎都在宜蘭。回憶起兒時常常在阿公的船上跳來跳去,阿公有什麼魚獲就帶回來做成生魚片,如今任教的育英國小是他的母校,劉文正還記得附近還沒有開發成工業區之前,會跑到頂寮海邊去玩玩沙、抓螃蟹。如今他在育英國小推動戶外教育學習課程,走出戶外增進孩子對家鄉人文歷史、自然生態、海洋教育的認識,就是希望讓孩子跟他小時候一樣用身體去感受鄉土,劉文正笑著說:「到處亂跑是我小時候的生活,生長在這片土地上面,你的家鄉就是這些東西,不應該讓孩子每天沉迷在手機上面,生活還有很多的事情,要把生活經驗傳承下去。」
劉文正認為,歷史、地理、自然的課程並不在課本裡,體育課也不侷限在操場上,蘇澳擁有絕佳的天然教室與活生生的教材,劉老師寫了許多計畫克服經費的問題,憑著熱情與行動力騎單車、划船、泛舟、濕地生態之旅、魚市場看現撈魚獲、設計食魚教育課程、淨灘、搭防風林等等,讓孩子用體驗去學習,而不是書本填鴨式的死記背誦。他說:「讀大學的時候有所謂的鄉土視察,我們現在做的就是把那一套拿來用。要學習家鄉,看課本你不如帶他出去。我帶小朋友出去騎新城溪,工業區從無到有,地貌的改變是小朋友不知道的,地方的發展史可以藉由這樣的方式去跟小朋友講,讓他們主動去發掘地方原來的故事。」
教室裡的課也很精采!108年育英國小與蘇澳DOC合作,透過數位方式認識劉生根老先生的畫作和海洋文化之後,劉文正幫育英國小申請了教育部的資訊學習站計畫,利用這個機會更新了電腦教室的設備,因為劉文正體認到,設備必須要適用,學生的資訊教育才有辦法去推動。後來也陸續添購了雷雕機、3D列印機、空拍機、數位攝影機等設備,讓小朋友從資訊教育以後慢慢接到科技教育,劉老師解釋道:「這兩個領域是不一樣的,資訊教育主要是著重在電腦軟體的操作,科技教育是運用軟體去設計,透過設備將設計製成一個產品,這才是科技教育。」對劉老師而言,資訊教育和科技教育都是可以去貼近生活的,要應用在生活上才有用,從小組報告的文書處理、活動請柬的商業設計,甚至是畢業紀念冊的製作,劉文正都善加轉化成一個學習的機會,運用一些線上的資源,讓孩子自己透過模版的套用去操作,到進階一些的3D列印、雷雕及雷切等應用則引導學生在生活上的事情去做設計。這些創客(Maker)相關的課程,育英國小與DOC據點常常會做資源的互助跟交流,育英國小會觀摩DOC的課程規劃,DOC方面也會請阿正老師支援一下DOC的師資,彼此交流合作,更深入的在偏鄉去推動數位推廣。
翻看劉文正製作的魚港巡禮電子書、戶外教育教案、食米學園成果影片、魚之牲紀錄片,真的會令人感動,感動於其中迸發的熱情與活力。偏鄉或許不是沒有具備數位能力的人才,但數位的應用是一種技能,如何善用這項技能看的卻是使用者背後的思考。例如,看魚港巡禮電子書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單單只是漁業生態的數位記錄影像,還可以看見作者對於海洋文化和生態議題的思考。戶外教育的教案影片呈現的不只是行程的豐富和執行的績效,我們可以看出拍攝者對於鄉土的了解與用心。劉文正想要給孩子的「教育」,不是空泛的知識與能力,而是一份深刻體驗生活之後所產生的「素養」,唯有在人文素養具備的情況下,數位能力的發揮方能帶動時代浪潮航向未來,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