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五十年代的橋頭村那條古老的街道兩旁幾顆大樹及石子路還有幾間破舊的紅土屋,我家就住那紅土屋裏公公也在那開了一家腳踏車店,旁邊還有幾間甘仔店和村中唯一的電影院。慢慢的有很多外地來此做生意的外地人都在橋頭定居下來‥‥懷舊那時候婆婆的衣服都是用印有「中美合作」的麵粉袋經過染色再縫成衣服。 光頭赤腳的小學生每天踏著石子路上下學,年輕時愛聽的熱門歌曲成了「古典」搖滾樂, 以前田間常見的鋤頭、水車、斗笠、簑衣陳列在「農業博物館」中,天啊!還要再寫下去嗎?我老了!五十年代時台灣物資拮据,橋頭更是如此,食方面,吃的,衣方面,穿的是美援物資,既是人道援助,我身上第一件舶來品,則是老美穿過的白色翠花洋裝實在太漂亮了。那時我兒子的尿布也是用麵粉袋做尿布,因為那麵粉袋又大又吸水,做尿布正好‥‥如今的橋頭是麥寮鄉最熱鬧的村莊,因為橋頭的地理位置是麥寮鄉北邊村莊的中心地,社區位於濁水溪的南畔,麥寮鄉的北方,東接施厝村南與崙後村相隔,西鄰三盛村,北以濁水溪與彰化縣大城鄉相隔,在交通上有61號快速道路經過及六輕1號道路,連接快速路,使社區的交通非常便利。
本村以前為一軍事之橋頭堡,故名橋頭。橋頭地方的在地人還將橋頭分為「頂橋頭」和「下橋頭」其分法是以橋頭的主要道路…仁德路為界,北方稱「頂橋頭」,南方稱「下橋頭」。在橋頭村與施厝村之間有一部落稱湖仔內,因早期居民依道濟禪院附近的池塘畔而居,因此稱為「湖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