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學甲-一頁式網站以學甲為主軸,依一好二寶三重點,整理出在地住好,食飽,買寶,景點,經典,駐點,組合成學甲思路
學風興起--學甲在三百多年前為一大片草原,少數先民散居自福建省泉州及漳州兩地搬來的在此地。伴隨著鄭成功軍民許多高知識份子集中到此地居住,並多方設立書房、學堂以教育子弟興學。此後人口持續向上愈,也造就求學的風氣也愈盛,使此地成為興學的先覺者,故乃取學業之「學」及十字干頭字之「甲」字連成,所以命名為「學甲」以紀念學業的發祥地。
甲第之士--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陳、李、謝、莊等四姓軍民隨明鄭來臺,於將軍溪畔「頭前寮」登陸開墾。清道光年間,學甲始設「學甲堡」,轄急水溪下游一帶,除學甲庄外尚包括「溪底寮庄」、「溪洲仔寮庄」和「中洲庄」等。日治時期改為學甲庄,光復後改為學甲鄉,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升格為學甲鎮,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改為學甲區。
住好組-整理在地住宿的地點
食寶組-整理學甲好吃好喝的美食
買寶組-整理學甲在地伴手禮
景點組-整理在地好玩的景點
經典組-整理出來到學甲一定要去地方
駐點組-整理DOC的學員作品,花絮
一頁式網站學員合照
1.旅途出走,學甲好友
2.出門好餓,學甲呵咾
3.買東買西,學甲有禮
4.經典表示,學甲舊事
5.景色優美,學甲有美
6.數位學習,學甲陪你
7.出門旅途,學甲地圖
九龍傳說
民國79年,慶安宮重建,新廟甫落成,卻一直無法尋到適合的木材,雕刻大法主的木材。當年度農 曆7月23日,正逢代天法主聖誕,當天颱風來襲,然而廟中信眾信仰極為虔誠,風雨無阻,仍依例舉行過火儀式。晚間代天法主降駕,以大輦指示,應往東方尋找。兩日後,花蓮有人來電,說尋到一棵神木,可為雕刻聖像之用。
廟中委員與地方耆老便驅車趕往花蓮。抵達後,聞知之前 本有人欲出高價收購,但老闆準備張口應允之時,突然口不能言,只得作罷。委員們聞聽,便以一半價錢購下神木,老闆得知用途後,嘖嘖稱奇,冥冥之間似有神明 做主,十分靈感,於是熱情招待眾人用餐。席間談論,方知神木受颱風摧折,順流而下,半途受阻於橋下。
老闆本經營吊車事業,上山工作時,途經該地,突然聞一 股香味,遂發現神木,以吊車吊起之際,懸博空中,宛如飛龍在天,極為特殊。取完雕刻大法主神像所需的木材後,代天法主降駕指示,將剩下木材雕成九龍,以受 後人膜拜,成就此段傳奇。神像雕成開光後,於同年農曆12月21號入火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