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
:::
部落文史劇場—讀劇呈現
發布日期:2022-08-29  人氣:92

大同DOC在七月底與四季國小英士分校及北藝大的藝術服務隊辦理為期三天的「英士部落戲劇歷史營隊」,營隊的主題環繞在英士社區的遷徙史。

大同DOC這次結合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暑期戲劇營隊以及四季國小英士分校一起完成了讀劇的呈現活動。 這次的劇本主要由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媒合的編劇老師—盧宏文老師,來為英士社區撰寫專屬的社區劇場劇本。宏文老師從去年十月便到訪英士部落做田野調查,找耆老做訪談,鑽研社區文獻資料,以「遷徙」為主題打造屬於英士社區的劇本《Siliq鳴叫時》。 大同DOC在七月底與四季國小英士分校及北藝大的藝術服務隊辦理為期三天的「英士部落戲劇歷史營隊」,營隊的主題也是環繞在英士社區的遷徙史,包含泰雅族的起源,遷徙到宜蘭的過程以及日據時期的歷史,是一個結構非常完整的戲劇營隊,而營隊服務的對象是就是四季國小英士分校的學生。在營隊開始前一個月,北藝大的藝術服務隊先學習了泰雅歌謠以及相關的泰雅文化,營隊中透過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完整經歷泰雅族的遷徙史。

北藝大藝術服務隊以及社區夥伴集合參與讀劇課程,這次要讀的劇本便是由宏文老師編寫的《Siliq鳴叫時》。

每天營隊活動結束後北藝大藝術服務隊以及社區夥伴集合參與讀劇課程,這次要讀的劇本便是由宏文老師編寫的《Siliq鳴叫時》。由於北藝大藝術服務隊對於戲劇有專業能力,在活動前對於英士社區的歷史、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讀劇的過程中不僅很快了解劇本,也能帶領社區夥伴進入戲劇的世界裡。而社區夥伴在一群專業的劇場夥伴的領導下,可以迅速進入狀況並加入劇本的討論。

我們完成了《Siliq鳴叫時》第一場到第四場的讀劇排練,在營隊最後一天結束時演出這次讀劇呈現

在一連四天的讀劇課程後,我們完成了《Siliq鳴叫時》第一場到第四場的讀劇排練,並在營隊最後一天結束時演出這次讀劇呈現,參與營隊的小朋友以及家長們都到場觀賞這次的演出。 場上的演員們都是觀眾熟識的人,包含這幾天一起活動的北藝大的大哥哥、大姊姊以及社區族人,而《Siliq鳴叫時》劇本內容在說的就是這三天戲劇營隊內容,觀眾們目不轉睛,非常投入在劇情當中。謝幕時小朋友還起立鼓掌,獲得滿堂彩。於是我們與小朋友約定,以後要由他們搭配社區族人獨立演出這個屬於英士部落的《Siliq鳴叫時》劇本。小觀眾們都高聲齊呼:好! 我們期待,英士社區有朝一日能夠成立屬於自己的部落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