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o
跳到主要內容

從 DOC 看臺灣 — 2023 數位應用創作大賽

圖片-主視覺:從 DOC 看臺灣 — 2023 數位應用創作大賽
從 DOC 看臺灣 - 數位應用創作大賽
:::

標題圖:DOC 經典影展 X 影沙龍 DOC CLASSIC FILM FESTIVAL

《DOC 經典影展》以臺灣島嶼文化故事為核心,輔導團隊推薦 DOC 精選影片,時代經典或生活經典,並訴諸足以代表地方人物或歷史作為主題,影片匯整於線上影音社群平台,創作大賽交流會露天放映作品,創作者沙龍對話分享故事脈絡,觀影者藉此探索認識臺灣風土人情與典範人物,重返舊時光的觀影情境。

北桃金輔導團隊

桃園市|三光 DOC

遲來的日光

一個發生在桃園復興 — 爺亨部落的真實故事。 女兒的一場急病,讓家計困難、付不出醫藥費而延誤治療的母親,失去了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其後因喪葬費湊不齊,而抱著女兒遠從醫院上山回家的途中,四處尋找冰塊,希望讓女兒返回家鄉。最終被留下的母親,獨自等待著遲來的溫暖、遲來的日光,期待著陽光再度照耀山谷,帶給人們希望。

新北市|三芝 DOC

流浪狗紀錄片 [愛,還在]

三芝在地最感人的動物救援組織 — The PACK Sanctuary,成員們從對台灣流浪狗現象的觀察,到投身進入救援組織,娓娓道出對生命更深層的看法,同時也流露對每一個毛孩的愛與不捨,並從流浪狗議題出發關懷我們的社區、關懷我們的在地議題。

金門市|金城 DOC

金門美食小吃特搜

金門美食紀錄小組透過在地人的視角出發,帶大家逛一圈巷弄街坊中的道地小吃,搜出金門在地美食。大家談起心中的美食第一,以及味蕾所帶出的過往記憶,有鹹炸粿、蚵嗲、剉冰、香蕉水……等,除了讓人垂涎三尺之外,也能感受到這些美食帶給在地人的珍貴價值。

新北市|萬里 DOC

勇敢的伊歌

一隻剛學會飛的小老鷹伊歌,已到了離開媽媽的時候,但卻還不會飛行。有一天,媽媽帶他出門學習時故意躲了起來,讓伊歌不知所措,獨自一人在空中飛著,但當他看見萬里的美景、萬里的美食、萬里的人們時,緊張的心情漸漸散去,只剩下沉浸在眼下美景的陶醉。勇敢飛行的伊歌,見證自己的成長,以及認識了美麗的家鄉。

桃園市|新屋 DOC

客家本色

位於新屋的石磊客家庄,有一群喜愛唱歌的社區居民,透過舊曲新唱,將客家經典傳統歌曲重新詮釋,並以居民們為主角,拍攝記錄下他們全心投入的歌唱,以及石磊的風光美景,凝聚社區人們的情感與溫暖。

竹苗輔導團隊

苗栗縣|三灣 DOC

又見土礱

林裕祥,國寶級土礱製作師,苗栗縣三灣鄉人,是台灣極少數擁有製作土礱技藝的長者,自從農村引進電子機具,人力土礱逐漸式微,被迫離開土礱製作的傳統行業。後來因緣際會下,重新拾起土礱技藝,帶領 DOC 學員認識即將失傳的百工技藝。 《又見土礱》紀錄早期稻穀去殼的傳統技藝,依古法製作土礱,繼承先人智慧,含採竹、挖土、礱手礱腳製作、編礱身、排礱齒、夯土及編礱衣等繁瑣工序。林誠揚不忍林裕祥祖父的技藝即將消逝,承繼祖父製作土礱的古法,成為全台少數的年輕土礱製作師傅。 《又見土礱》榮獲教育部「數位應用創作大賽」金獎。導演李長青,最初是 DOC 學員身份,一路成長為 DOC 的在地講師,重視傳統技藝文化保存,開始記錄家鄉故事,成為 DOC 終身學習的模範。

苗栗縣|公館 DOC

石圍墻村語 — 建庄兩百年

後龍溪流域的石圍墻村落,孕育多位文化人才與藝術家,畫家張秋台校長,陶藝師張火木,草鞋編織徐林金玉,硬頸攝影師謝其煚,山村醫生謝春梅,深刻連結了豐富的土地情感與生命力量。石墻村至今依舊保存著客家精神,以及純樸的生活文化。 苗栗縣公館鄉石墻村開墾文史悠遠,106 年恰逢建庄二百年紀念的里程,邀請林靖傑導演走訪村子,踏查文史、採集人物故事,拍攝完成《石圍墻村語》紀錄片,並於九九重陽節,邀請村里鄉親一同參與星光下露天首映會,體驗廟口放電影、秋夜賞故事,讓石墻精神融入日常美好。以影像為石墻村訴說故事,作為建庄二百年的特別紀錄。 《石圍墻村語》走讀歷史地景,採集典範人物,收錄十個主題篇章,「安靜的村子」、「小鎮校長」、「紅棗故鄉」、「陶之鄉」、「草鞋」、「水」、「山村醫生」、「揆一樓」、「硬頸攝影師」、「建庄兩百年」,透過影像邀請更多人走讀石墻歷史人文地景。

苗栗縣|通霄 DOC

張火爐木雕文昌筆製作

通霄 DOC 職人張火爐老師,手藝靈巧不藏私,學員親自體驗手作,傳承在地故事。火爐老師「文昌筆」木雕課程,展現通霄雕刻歷史與信仰文化,延續發揚「地方人學地方事」的文化精神。從文昌筆談起木雕歷史,舊時通霄原是木雕之鄉,隨著交通便利日漸發達,木雕產品遷往三義,藝術雕刻、木雕藝品在三義鄉漸漸熱銷聞名,通霄則轉為鑽研神佛頭像雕刻,可見各地區對產業變遷的適應與發展略有不同。

新竹縣|北埔 DOC

正月十五 擎油笐火

相傳在日據時代的北埔,日本政府為削弱北埔在姜家的勢力,便於慈天宮後方開闢一條道路~以斬斷其龍脈... 臺灣光復以後,在地理師的指引下,於每年正月十五日的晚上~ 號召北埔鄉親,人手一支用竹子做成的油笐火~走上秀巒山,透過延綿不斷的油笐火形成火龍~就此接回北埔的龍脈...

新竹縣|新埔 DOC

奉茶。結善緣

新埔 DOC 學員在新埔市場發現一位奉茶人 — 黎洪富先生,因為年輕時家境清寒在溪邊幫忙矽砂工作,鄉間馬路邊常有善心人士奉茶,當口渴時喝到生津解渴的茶,心存感激,後來受到證嚴法師上人大愛精神的感召,因而啟發了他在新埔市場奉茶的善舉。 新埔 DOC 學員透過《手機微電影》課程將這故事記錄下來,希望黎先生的善舉透過數位分享流傳下去。

中投輔導團隊

臺中市|東勢 DOC

HAKKA 誦經虔誠中 — 大茅埔誦經團

泰興宮誦經團成立至今已超過 4、50 年,目前由 8 位成員所組成,每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以及泰興宮內祭祀的各神明聖誕時,誦經團的師姊們就會為庄內的村民祈福。 幾十年來毫無間斷風雨無阻,然而隨著師姐們年齡漸長,誦經儀式中厚重難懂的經文、繁複的禮儀以及冗長的時間,對她們來說,已是一大負荷。 能撐到現在,大多都是倚靠著她們超人般堅韌的意志力與虔敬神明的精神才能堅持。

臺中市|外埔 DOC

你所不知道的福龍宮

福龍宮在民國前兩年由苗栗移居至此,當時因為生活困苦、醫療不發達,便回到原鄉苗栗寶靈宮請令旗回來供奉,這個令旗也代表著關聖帝君的分靈,保佑著後代子孫。

臺中市|大安 DOC

百年紙神像 — 北汕保安宮紙王爺

臺中市大安區福住里大安濱海樂園入園的北汕路要道旁,香火十分鼎盛,有三尊百年紙王爺安座於里內北汕保安宮內,成為保安宮的宮廟特色。 福住里的福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明要說,嘉慶十四年間,有一艘王船靠岸,北汕庄民趕去迎接時,船上神像、香爐已被五甲、下大安庄民迎走一空,不料,北汕這邊卻有神明降駕指示船上還有神像,於是請乩童將甲板撬開發現甲板底下還有「李、金、池」三尊紙身王爺,於是,迎回北汕庄供奉。 後來庄民又刻了三尊金身供於正殿神龕,本來是要火化三尊糊紙王爺,但未得金王爺首肯,於是保留至今,反而成為廟中至寶。

彰雲嘉輔導團隊

彰化縣|福興 DOC

福興職人 — 順月農園

福興 DOC 歷年致力於記錄、推廣在地觀光文化產業,順月農園不僅是兔兔老闆的專職農園,也是生態農園,農園裡住著各物種野生動物,有田鼠、野鳥、蛇、蛙,農園主人更積極推動在地食農教育與黑翅鳶復育等,藉由網路社群的數位傳播,讓更多人知道福興鄉的農特產品。

雲林縣|口湖 DOC

口湖梧北社區鐵花窗介紹

透過 360 度影片拍攝,介紹口湖梧北社區 13 面鐵花窗,將每扇鐵花窗的故事透過影片傳給給觀眾,讓觀眾認識其中原創的發想,同時也透過影片讓遊客知悉 13 面窗花的位置,來口湖自助旅遊時可以當成導覽影片。

雲林縣|林內 DOC

洞簫達人

林內 DOC 規劃拍攝林內鄉林北村洞簫製作技藝達人 — 黃朝慶先生,黃老師的製作手法保留最原始的製蕭工序,紀錄由生竹經過多道加工,如選料、烤竹、刮皮、通節等 20 次純手工製作過程,記錄這數十年如一日的傳統工藝製作。

嘉義縣|鹿滿 DOC

探訪竹崎 — 音樂書房

鹿滿 DOC 規劃拍攝竹崎鄉內的特色人文地景 — 竹崎鄉的音樂書房。開著「行動音樂廳」廂型車,到全台各地播放古典音樂影音欣賞會的蘇泰榮老師,花了 2 年完成在竹崎鄉灣橋村 159 線路旁的「音樂書房」,他期望透過書房的存在,讓更多在地民眾也能夠欣賞古典音樂,感受古典樂的美好。

嘉義縣|中埔 DOC

菸樓的隱茶空間

隨著菸業相關的地方耆老相繼凋零,菸業相關的文化資產保存必要性,透過地方耆老細說菸樓故事,介紹隱匿在鄉間的菸樓,主人家在菸樓的日常、在地耆老述說菸樓歷史及主人家如何將菸樓保留並作為生活感十足的招待所 — 菸樓的隱茶空間。 讓 DOC 對於在地的文化保存能盡一己之力。

嘉義縣|布袋 DOC

布袋內田慶和軒北管

日治時期布袋鎮有許多鄉親參與北管演出,內田慶和軒於 1999 年立案,2015 年登錄為嘉縣無形文化資產,「傳承責任重大」,內田慶和軒是國內少見完整的台灣傳統北管樂團,團長與團員積極創作練習,曾在台灣燈會演出,提升傳統廟口音樂層次,2001 年起連年入選嘉縣傑出演藝團隊至今,已登錄為傳統藝術保存團體。 感謝嘉義縣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布袋內田慶和軒北管」,讓布袋數位機會中心(布袋 DOC)有這個機會為我們的傳統文化盡一份心力,以北管傳統藝術結合數位元素完成珍貴的文化典藏。

南高輔導團隊

臺南市|新化 DOC

摺疊過去邁向未來 — 新化果菜市場小人物大故事

自民國 56 年開始營運之新化果菜市場將於 111 年於搬遷至新址,輔導團與新化數位機會中心將共同協助記錄搬遷前舊市場的人、物、景點滴,以數位記錄方式讓即將消失的文化得以繼續保存。

臺南市|學甲 DOC

沒有學甲香的一年

臺南五大香之一的學甲香,主祀保生大帝的學甲慈濟宮上白礁謁祖刈香活動,109 年因疫情影響停辦學甲香活動,學甲數位機會中心與輔導團隊共同規劃系列課程,紀錄學甲沒有學甲香的一年。

臺南市|東山 DOC

東山迎佛祖

東山國定民俗「東山迎佛祖」,每年農曆 12 月 23 日必恭送佛祖上山,返回碧雲寺過年,東山數位機會中心與南高輔導團隊一同用影片的方式記錄下整個活動的過程。

臺南市|將軍 DOC

舊情棉綿

苓子寮位於臺南市將軍區,有棉被窟之稱,有很多製作棉被的師傅,蔡順安先生,民國 63 年開始製作手工棉被,然而,隨著時代演變,多樣化與進口商品,越來越多,讓手工棉被逐漸式微。 蔡順安夫婦,一直秉持著良心,用優質的材料來製作,幾十年來,累積很好的商譽。在製作的過程幾乎都要仰賴手工,過程繁瑣,但是,為了生存,為了家人,一直堅持。製作出一件又一件有溫度的手工棉被。這兩年兒孫希望兩老好好享受悠閒的時光,夫婦倆已經不再像以前忙碌,偶有熟客上門想買棉被,而撲空。 這次為了我們拍攝,蔡順安先生,親自修理已經逐漸生鏽的機器,讓我們又再次看到它的運轉。空氣中彌漫著些許的棉絮,古老的機器,還是照著步調運轉,棉花隨著機器成為了棉捲,夫婦兩熟練的技巧,彷彿帶我們回到過去,曾經的榮景,為家人努力的心,歷歷在目,容顏或許會改變,白了頭髮,多了皺紋,但是,心中的理念一樣沒變,「做生意就是要賺錢,但是,要憑著良心做事」。

東東澎輔導團隊

澎湖縣|七美 DOC

體驗七美七種美

澎湖,臺灣海峽最閃耀的明珠,有 90 座散落的小島,更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及多元文化,隨著暑假的來臨,澎湖各類旅遊活動已展開。 位於澎湖縣最南端的「七美嶼」,這裡有著知名景點雙心石滬、小臺灣,還有必吃的阿婆肉粽、阿真冰店等在地美食,留宿一晚還可以大啖九孔、小卷等海鮮燒烤,再來一杯仙人掌汁,太滿足了!。騎著機車環島漫遊,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自然景色,和朋友一同拍下無數張打卡網美照 由於七美嶼各海灘乾淨不受汙染,海底魚類、珊瑚眾多,不妨再來趟浮潛,就像經歷了海底奇幻旅程般美得令人難忘。

澎湖縣|湖西 DOC

湖西調

“一首歌道盡湖西早年故事”在澎湖湖西鄉著名的天后宮外,有一道牆,上面寫滿密密麻麻的文字,第一排大大的文字寫著「湖西頌」... 湖西頌,是道盡湖西鄉當地的人、事、時、地、物及慶典、氣候等,所創作出來的詞曲。湖西社區發展協會 辛天澤 理事長,利用道地的澎湖湖西腔的臺語,將湖西頌朗誦出來,透過字字句句的表達,讓人想像並了解當時在地人的生活、心情模樣與歷史故事。

屏東縣|九如 DOC、新埤 DOC

109 年 DOC 旅行志工

社區小旅行是最棒的親子互動,回憶處、記憶點,都從這裏創造累積。 不一樣的學習旅程,讓大夥兒從高樓大廈走入平原草地,捲起袖子,揮汗採收,就像農夫一般,中午要吃的菜,自己想辦法摘;想採一顆成熟的檸檬,必需穿越樹叢,不畏蜘蛛與爬蟲類。 對社區而言,來客或許是小眾、經濟也只是微利,但卻是直接有力的地方行銷。讓遊客友善生態,尊重土地,感受環境與社會責任的連結。

屏東縣|車城 DOC

車城保力客庄遊

保力村裡的一景一物,都藏著客家文化和歷史故事。 跟著保力社區的陳美惠理事長,和曾晴導覽員,走入客家庄,探索時光和精彩故事。 供人乘涼的褒忠亭,一旁的褒忠碑,是早期林爽文之亂,清廷派兵來臺,當地居民組成義民軍,與政府合力平定民亂,事後獲得的褒獎。光緒五年就建立的保安宮,不只是在地的信仰中心,牆上的浮雕壁畫,紀錄了八瑤灣事件的衝突;龍井公園的古井,是舊時居民面臨缺水困境,意外在叢林中發現湧出泉水之地,村人立刻鑿井砌石,命名龍井,並保留至今。 陵頂公園與客家文物館,可以看見早期人們的農村生活,還有務農用具、衣服、用彈殼製作的子彈步道,從保存多年的文物,窺見客家文化和文史。 除此之外,在地的傳統美食和市場,也是認識保力的一大重點,綠豆蒜、鹹鴨蛋、火龍果等,有玩又有吃,絕對不虛此行。

屏東縣|枋山 DOC

鮐背總鋪師

當你跟高齡 93 歲的林開總舖師洽談「辦桌」事宜時,別懷疑!他會拿出平板讓你選菜色。 結合社區各項活動與儀典的「辦桌」,是最具臺灣民間文化特色的飲食成就。一場完美的辦桌,除了無瑕的食材及分工的幫手外(水腳),「總舖師」是整個辦桌活動裡的靈魂人物! 枋山 DOC 請來幫社區辦桌的,是來自高雄市大社區的「筵席專業包辦」,林開 總舖師,年屆 93 歲高齡,依然穿梭在大鼎與蒸籠之中,所有的進度與過程,都在他巡視一遍後,按步就班,依序完工,等待上菜。這是職人的專業,也是 93 高齡傲視人生的成就~林開總舖師。

屏東縣|枋山 DOC

伯勞鳥奇遇記 3D 動畫

七夕過了,秋天的腳步近了,大批大批的紅尾伯勞鳥家族開始往南飛移,過境台灣恆春半島,「胖叫」從北邊寒風感受到南方的暖陽徐風,每年過境恆春半島,是牠一年之中最快樂的旅程,一路上有嬌怯野薑花兒迎接;彩色紅藜圍起的迷宮長廊;及長長長的鞦韆嬉戲等。但是到了這兒....一群虎視眈眈的竹夾仔,磨拳擦掌準備展開一場精彩對決,結局如何就讓我們看下去.............

屏東縣|萬巒 DOC

加匏朗夜祭文化

萬巒鄉的五溝水是最靠山邊的村莊,前方有五條重要的水溝經過,所以稱為「五溝水」。 五溝水的村民很喜歡放鞭炮,過年迎新接福放鞭炮、常日驅邪除怪放鞭炮、身體微恙醫藥不足放鞭炮。靠鞭炮的煙火,衝滅細菌~驅邪除怪,因此五溝水的文人,在每年的元宵節設計了很多的放鞭炮的遊戲,這個遊戲就是「殲炮城」。 「殲炮城」已成為信仰的一環,村民製作炮城,炮城所使用的竹子必需有 24 節,表示一年有 24 節氣,早期炮城以竹簍為骨架,外層以牛皮紙包覆,開四個小「門」,參與的民眾使用單(鞭)炮往炮城丟擲,丟入洞口引燃,就是勝者。

屏東縣|獅子 DOC

大龜文王國 — 黃金封印傳奇 3D 動畫

「十七世紀中期,荷蘭人為貪圖傳說中之黃金,曾三度派軍經過大龜文王國領域,強行要求大龜文王國頭目「借道」開採,因遭頭目拒絕爆發戰爭,最後荷蘭人戰敗僅剩於三人存活,其於不是戰死或是逃亡,由於頭目因痛心黃金帶來戰爭,並請部落巫師作法,將通往黃金山城的路以巨石擋住,施咒封印」。 這是一部發生在屏東縣排灣族部落「大龜文國王」神話故事,如果透過數位化和文化知識新科技利器結合,將這神話故事推向國際世界大銀幕會是怎麼呢?這項開創先例由屏東獅子鄉數位機會中心邀請獅子鄉公所員工及部落民眾一同參與動畫創作,故事提材來至在地部落的歷史故事,為了使動畫保有原住民族文化的風格,整部動畫製作:配樂、旁白全呈由部落耆老及族人以排灣語、荷蘭語發音,原住民動畫元件設計中,服裝、語言、場景經由歷史考究一一繪製而成,亦不失寫實當時的景象使動畫更寫實。

臺東縣|太麻里 DOC

排灣雙藝

國家原住民工藝師,陳利友妹,她的刺繡作品,能看見勇士上山打獵、族人跳舞慶祝豐收......,歷史文化、時節慶典、神話傳說都是她的創作的靈感與養分,不論是零錢包或是手提袋,每樣作品不只獨一無二,更乘載了排灣族的精神和故事。 「給了愛工坊」負責人胡利亞女士,放下了教母語的工作,展開陶珠創作之路,陶珠成了職業,胡女士會將少見的陶珠圖案製成陶杯,成為一件值得令人藏的藝術品。為了感謝大家對於部落的幫助,胡女士便將工坊取名為:「給了愛工坊」。

宜花輔導團隊

花蓮縣|壽豐 DOC

食農教育 — 食物生產與環境平衡共存

壽豐 DOC 長期以來都在利用二手衣物製做碎布貼畫,並且收集壽豐地區長者之生命故事製作成碎布動畫影片,本次透過格拍課程的學習,我們希望利用壽豐地區特有的碎布貼畫影像,宣導我們所想推行的理念,並且透過有趣的格拍影像,將宣傳效益透過可愛圖像的呈現,讓觀看的觀眾可以第一時間被吸引住,本片同時獲 2019 年數位應用大賽影片創作金獎

花蓮縣|新城 DOC

七星潭傳說之青石公的故事

本片由知名動畫導演怪獸老師帶領參與定格動畫營隊的新城 DOC 學員製作,以七星潭的「青石公」傳說為背景,透過定格動畫講述花蓮知名景點七星潭發生的動人故事,本片同時獲 2017 年數位應用大賽影片創作金獎。

花蓮縣|卓溪 DOC

縱谷傳音紀錄片 — 花蓮布農族的音樂故事

本片為花蓮縣卓溪鄉與在地布農族朋友及卓溪 DOC 透過「i-Tribe 愛部落無線網路」共同製作,結合傳統吟唱與數位錄音的專輯,記錄五個布農族合唱團接力發聲,成員年齡縱跨七十年,從唱著林班歌的耆老合唱團、傳承古謠的中生代合唱團、到親子合唱團、兒童合唱團、青年創作歌手。經歷過翻家換地的改變後,愛唱歌的布農族,如何繼續唱歌,唱祖先的歌、唱失落的歌、唱教育的歌、唱名為「未來」的歌。

花蓮縣|鳳林 DOC

瘋山海:來去 DOC 玩一天(鳳林篇)

【瘋山海:來去 DOC 玩一天】節目為宜花輔導團 111 年為提升地方特色商家及 DOC 曝光度,以外景節目及旅遊體驗為核心概念,籌備拍攝的影像專題,本次選入鳳林篇,來去客庄小鎮,看看在地工藝與數位工具如何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宜蘭縣|大同 DOC

泰雅傳承 —《Siliq 鳴叫時》讀劇紀錄影片

大同數位機會中心 111 年度結合部落文史我來說、數位音樂創作課程,完成泰雅歌謠編整,歌曲改編錄製,同時連結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服務團隊辦理「泰雅傳承—讀劇」系列課程,以影片記錄呈現課程推動情形。

宜蘭縣|五結 DOC

紙憶人生

「紙」於至善的紙憶人生:中興紙廠百年風華紀錄片,是五結 DOC 製作的影像紀錄作品,以台灣曾經規模最大的造紙廠、生產量東南亞第一的「臺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為背景,透過訪談曾經在這裡工作的老員工,結合老照片說故事,本片同時獲得 2021 年數位應用大賽影片創作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