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輔導心得]節慶策展 帶民眾深入DOC體驗當地人文風貌
發布日期:2019-08-28  人氣:149

邁入第七年的鳳林DOC百鬼夜行每年吸引破萬人次參加,為鳳林與鄰近鄉鎮帶來觀光人潮

宜蘭縣、花蓮縣數位機會中心輔導團隊(宜花DOC)自107年起協助DOC透過「節慶策展」串接文史和產業資源,用故事行銷在地。結合節慶策展推出帶狀直播節目,介紹地方慶典的特色活動與周邊觀光的資訊,讓民眾在觀看直播後,更有意願到宜蘭、花蓮深度旅遊。特色的節慶策展,包含員山DOC「歌仔戲藝術節」鳳林DOC「百鬼夜行祭」和「找稻田國際泥巴運動會」,及壽豐DOC「三媽藝術節」等。節慶策展成為文史工作者和商家共同曝光與行銷的平台,有效地串接與整合地方資源,透過事件發動達行銷議題達宣傳目的。有故事與溫度的行銷策略更能增加旅客的記憶點,發揮行銷的長尾效應。

宜花DOC推動節慶策展,是累積多年輔導經驗醞釀成果。節慶策展原型,可追溯自99年,鳳林DOC參加輔導團隊「提案競賽」所提的「找稻田活動」。李美玲老師是鳳林DOC的點子王,為活絡社區,她帶動一批有想法的年輕人在北林社區推動一系列社區營造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動。美玲老師望著鳳林一望無際的稻田,想著如果能讓孩子們在田裡翻滾有多好,她帶著足球隊的孩子到過貓田裡採野菜義賣、讓年輕人在泥田裡用西瓜玩橄欖球,甚至吸引了來自澳門的大學生組隊來PK,成功創造鳳林新的慶典活動。而後,還有每年吸引上萬人變裝前來參加的「百鬼夜行祭」,活動靈感來自日治時期留下來古井中的扮鬼照,意外吸引前往鳳林參觀古井、菸樓與移民村的人潮。鳳林DOC自101年開始舉辦百鬼夜行,今年邁入第7年,不僅為鳳林帶來觀光人潮,也為鄰近鄉鎮的住宿、餐廳與伴手禮帶來錢潮,是節慶策展活動地方帶動經濟的成功範例之一。

107年參加三媽廣場舞演出的阿嬤,最高齡85歲、最年輕也有65歲,是 「千歲女子天團」組合,展現社區銀髮族活力

柏林國際舞蹈藝術節(Tanz im August)藝術總監Virve Sutinen指出「藝術節」是由下而上的顛覆活動,是每年持續性在某段時間、地點舉行短期的藝術文化活動,有
明確的核心價值、理念與訴求。「三媽藝術節」根植壽豐移民史,並累積許多豐富生動的長輩故事。「三媽」指的是族群、空間、年齡等三個不同出身的女子,面對生計的困境時,總是要透過勞動與努力來度過。

花東許多社區推廣銀髮族繪畫,但對拿筆比拿鋤頭還重的長輩來說畫圖並不容易。壽豐DOC利用舊衣和剪刀,帶長輩製作碎布拼貼畫,養豬、賣女、空襲等笑淚交織的故事,拼貼出東部移民文化歷史,發展出系列「三媽」拼布畫。壽豐DOC充分運用數位機會中心的課程,擷取三媽拼布畫元素,製作成Line貼圖和桌遊卡等文創商品,為社區賺進百萬,吸引年輕人返鄉。更靠社區年輕人的力量為長輩爭取參加「2018未知的亞洲藝術博覽會」(Unknown Asia Art Exchange OSAKA),獲泰國評審青睞,讚其為此展覽最具感染力與生命力的作品,給予評審獎並邀請至曼谷展出。

在107年底,宜花DOC輔導壽豐DOC,結合國立東華大學深耕計畫,策劃第一屆「三媽藝術節」,在豐裡國小百年禮堂前廣場,十二位年齡相加超過千歲的社區阿嬤,用三媽廣場舞拉開系列活動序幕。三媽藝術節透過多元展演形式,呈現長年蒐集的長輩生命故事。在社區與大學合作下,以兒童劇、紀錄片與廣場舞等豐富的內容,邀民眾一起聆聽土地的聲音。第一屆的三媽藝術節在群策群力、社區與大學合作下,呈現舞台劇、紀錄片與廣場舞等豐富的內容,展現了大學與地方合作的良好模式。

今年底「三媽藝術節」將於東華大學玻璃廳展出平面拼布畫、定格動畫以及新版的三媽廣場舞,並舉辦主題講座,盼更多東華大師生與民眾,透過三媽拼布畫作品呈現生命移動的軌跡,花蓮本身就是移民村,許多人口在土地上流動的軌跡展縣勞動和生活變動的樣貌。

節慶策展根植於地方的獨特歷史脈絡和人文地景,透過系列創意活動的設計,凝聚在地人力量,擴散吸引志工投入在地經營。隨著參加慶典活動帶動的觀光人潮,使得鄉鎮產業滾動發展,進一步成為青年返鄉的拉力。當DOC成為節慶策展創意發想與數位行銷的平台,期待更多故事在社區發生、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