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BANNER 超連結區域2
:::
2024 《DOC志工小旅行 No.1》撿廢到減廢全心旅程 共創苑裡海岸潔淨未來
發布日期:2024-07-01  人氣:117

淨灘成果大合照

苗栗縣苑裡鎮出水海岸生態豐美,景緻宜人。退潮時分,海鳥成群翱翔或是漫步獵食,沙灘佈滿沙蟹創意畫作,小狗奔跑、遊客踏浪,大海就像母親,無條件包容著萬物,賦予生機。然而,人類為了便利,以及恣意破壞的行為,使得漁業廢棄物、環境汙染、垃圾棄置等問題日趨嚴重。

 

明基基金會連續三年攜手苑裡數位機會中心(苑裡 DOC)與在地團體「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共同籌辦「苗南海岸淨灘」活動,號召明基佳世達同仁善用一日志工假,以行動實踐企業「關懷社會」的理念,首度邀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師生,親炙海域現場共同參與。潮汐起落影響行程緊湊,海線一家親夥伴陳世佳、王育姿帶領朗誦淨灘宣言,提醒志工務必謹守只撿人為海洋廢棄物、不撿拾天然的物品(木頭、海草等)、不撿拾危險物品及醫療用品(針頭類)以及不在淨灘現場飲水等……,隨即出發前往出水海岸。

ICC 分類統計

 

淨海、運廢及分類,合力還原海岸線清淨樣貌

 

隨著車行,蔚藍廣闊的大海漸入眼簾,傳遞一股神奇魔力,給予城市中焦慮不安的人們一絲溫柔撫慰,卻也在深入走近垃圾堆積的重災區域時,被眼前佈滿大量垃圾的情景震懾不已,久久不能平息。

 

抓緊時間,近60位志工目標一致,戴上手套、提起飼料袋,合力清理遍滿海岸的塑膠容器、漁業廢棄物,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物品;面對深埋沙中、糾結雜亂,歷經風霜的廢棄漁網,則利用園藝剪或鏟子等工具截斷、挖出。受限地形因素,出水海岸這段從撿拾到清運都需仰賴人力,光是一張漁網就同時需要20多名人力搬運,再一路拖著漁網從沙丘翻過堤防,跨越淺灘。運上岸前還有一段佈滿石頭,崎嶇坎坷的步道阻礙拖行,就在體力即將耗盡,沮喪到想要放棄的時刻,眾人決心團結一致,放手一搏,堅定且奮力地喊著「一、二、拉」、「一、二、拉」,費了好大勁,才終於將每件近二百公斤的大件漁網順利運上岸。

 

經歷一個多小時,共清運出 2,160公斤的海岸垃圾,還給被垃圾淹沒、無法喘息的海岸線短暫純淨。儘管風一吹,浪一打,垃圾就又回來了,但回頭展望不再是五顏六色,只剩沙色的海岸,還是讓參與的志工們無比爽快,充滿感動。佳世達蘇志杰分享,結束時看見遠處仍有未拾起的海廢,就心生回頭清理之念。即使知道海邊垃圾難有撿完的一天,但已深感與這片海岸產生連結,也開啟從日常源頭減量的自我省思。

 

回到心雕居,原先成袋的垃圾一一倒出,邁向清理海廢的最終關卡-國際淨灘行動ICC分類統計(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簡稱ICC),志工們秉持耐心、不懼異味,依據10多種海廢種類進行細部分類,反覆拆解瓶身、瓶蓋,剪去浮球上打結的魚線等處理工序,並統計垃圾重量與來源組成,將蒐集的資料上傳至「環境部海岸清理資訊平台」,讓數據成為政策制定與監控的重要依據;期許影響製造與消費兩端,加速綠色生產、資源循環利用、減塑與減量的零廢棄目標達成。

魚筌導覽

海堤漫步閑靜時光 「魚筌意象」復刻漁村生活  

 

淨灘回程,給予志工夥伴開啟感官、沉澱心靈與土地對話的空間,一行人靜靜漫步海堤,沐浴海風、細聽浪濤、嗅聞海味……,途經地景藝術「魚筌意象」,是112年「苗南海地景藝術節」創作作品之一,策展人邱泰洋老師本身即是苑裡人,為感謝大地志工參與淨灘活動的心意,百忙之中,仍抽空現身為大家導覽;並邀請「魚筌意象」作者邱欣儀現地分享創作理念:將漁村生活的日常,透過對魚筌的想像,編織出一座富現代感的藝術造型,讓觀者閱讀作品的同時,彷彿也能聽見海的聲音,聞到海的味道。當陽光灑落、穿透過網子的稜線,如漫步在沙灘送別夕陽西下,豐收返家的漁民,是一幅多麼溫馨幸福的畫面。作者也邀請大家在不同時節前來欣賞,感受作品融入大海與光影之間自然變化的獨特景致。

 

以山為師以海為鄰,感知自我與自然共融相處

 

沿著堤防向北,穿越由木麻黃防風林組成的幽靜小路,回到被大樹環抱的古厝心雕居,正門對聯「心識應無邊與海為鄰,雕藝需有道以山作師」,訴說著「心雕居」命名由來,也從園區內外各式雕刻與展覽中,感受到陳氏一家父子三人(陳成合、陳烱輝、陳清海)的藝術天賦,以及對彼此、大自然之間存在的深厚情誼。明基基金會也聯手苑裡 DOC於現地建置社區語音導覽 APP與AR實境解謎遊戲,讓初訪者,也能夠透過數位工具,深度認識地方文化與人情美好。

 

正午時分,二葉級綠色餐廳「心雕灶咖」,獻上新鮮道地的美味佳餚。為推廣食魚教育,鄉親海爸清晨即從苑裡漁港採買現撈漁獲,精心熬製四個鐘頭,內含十來種魚類的雜魚湯令人難忘,而魚湯裡都是市面上不常見的魚種,因為多刺不易處理等因素,往往不被市場青睞,遭致丟棄,進而形成另一種浪費,一小碗魚湯裡,有著惜物愛物的大智慧;餐桌上當地小農自種的有機時蔬、苑裡特產鯊魚餅等料理,滿是食材原始甜美滋味。廚房裡,主人薈茗與夥伴們不停補充盤中美食,療癒著每位辛勤勞作志工的身與心。

海廢創作

海廢新生藝術創作,許諾守護環境身體力行


面對海廢議題複雜本質,如何將環境永續牢記心中?「海線一家親環保協會」結合藝術創作做為軟性溝通媒介,志工靜下心反思創作屬於自己的「海廢魚」,天馬行空的想像,透過畫筆,轉化為各種不同身形、尾鰭、體色及花紋的海洋生物,讓手中難以分解、無法回收的浮球重獲新生,畫板寫下今日身體力行的感動、對海洋深切的告白,守護環境的種子,悄然植入每位志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