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BANNER 超連結區域1
:::
PeoPo公民新聞(I)-秋翰藝臺畫廊、草鞋與絲瓜鞋
上課日期:108/03/11
縣市:苗栗縣
開課單位:明基友達基金會-公館DOC
上課地點:DOC教室
第一堂
拍攝技巧說明、製作流程介紹、訪綱擬定

第二堂
採訪及拍攝 :
採訪主題 / 絲瓜鞋、草鞋編
採訪人物 / 張碧華、青履客團隊成員

第三堂
採訪及拍攝 :
採訪主題 / 傳統草鞋編、秋翰藝臺藝廊
採訪人物 / 林金玉阿嬤、張秋台校長
[上課照片]

公民新聞治安老師指導學員如何拍攝取景,事前做功課擬定訪綱。

你的小故事,我的大新聞,「Peopo公民新聞」課程上,公館DOC的學員們揹起相機,帶著腳架,跟著治安老師踏進新聞採編的領域,讓地方的大小事透過學員們真實而質樸的角度和觀點,得以用最在地味的方式呈現在觀眾的眼前。

從近景、中景、遠景的運鏡變換,事前做功課擬定訪綱,到思考拍攝取景,學員們分工合作組織成不同的採訪小組,有人負責拍遠景、有人負責拍特寫,聲音好聽的被推到最前線去採訪,在擔任不同職務的採訪工作中,學員逐步掌握新聞採訪和製作的要點和方法。

苗栗縣公館鄉的石墻村過去曾是個草鞋庄,公館DOC學員採訪小組走進草鞋編織達人林金玉阿嬤的家採訪,向在地耆老學習草鞋編織。

公館的石墻村過去曾是個草鞋庄,在農耕時代許多婦女都靠著編織草鞋維生,如今這項傳統手工藝隨著時代變化正面臨消逝的命運,但草鞋庄彷彿銘刻著手工編織的DNA,編鞋文化在庄頭隨著不同世代和巧思的投入,正長出新的生命。傳統草鞋編的林金玉阿嬤、新世代的青履客,還有開創新媒材絲瓜鞋的張碧華,都是跨世代編鞋人的代表。

在「Peopo公民新聞」採訪拍攝的實務課程中,公館DOC學員籌組的採訪小組走進草鞋編織達人林金玉阿嬤的家中。看阿嬤熟練地使用編織器具,搓擰、擠壓編織中的鞋底,一雙扎實的草鞋,在編織時必須先以數根稻草扭成繩索,阿嬤在自製的木頭架上拉出四條鞋底的經線,再慢慢穿繞緯線,珍貴的畫面讓鏡頭紛紛對準阿嬤像表演者般的肢體運用。

紀錄傳統草鞋編織之外,學員們也採訪了一群由外地青年所組成的社造團隊「青履客」,在一年暑假到石墻村協助紅棗採收後決定住進村裡的他們,在地方田調和訪談,也向在地耆老學習草鞋編織,開發草鞋創意小物,過年期間還發起草鞋徒步環島的拍片計畫,走出石墻村,運用青年世代的想像和工具,讓石墻的草鞋文化邁入新的時代。

而同樣也善用自然素材,用巧手編鞋的,還有手藝精湛的張碧華。從衣服、帽子、生活用品都能自己縫製,又因為喜歡自然而自己務農,結合自己的兩項興趣,張碧華開發了用絲瓜製成菜瓜布鞋底的「絲瓜鞋」,天然、輕便又能去角質的特性,使絲瓜鞋大受女性朋友的喜愛,也在家政班為社區開班授課。

公館DOC學員來到了去年底剛亮相的「秋翰藝臺」畫廊,採訪有「台灣米勒」之稱的張秋台校長。自幼生長在公館石墻村客家農村的張校長,利用畫作傳達對土地的情感與思想。

在「Peopo公民新聞」的第三堂課上,學員們則來到了去年底剛亮相的「秋翰藝臺」畫廊,採訪有「台灣米勒」之稱的張秋台校長。自幼就生長在公館石墻村這個客家農村的張校長,和學員們談起自身創作的歷程,和畫作中欲傳達的情感與思想,豐富的生命史和對土地的深情,讓專注掌鏡的學員們都露出感動的微笑。

公館DOC學員們探訪了石墻村不同世代的在地人物,透過訪談和攝影鏡頭,對地方也有了新的體會和觀看角度,期待他們透過後續的新聞編製為大家帶來最在地味的報導!